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人来人往的图书馆一层有了新变化,一场主题为“殷商遗风 黔南雅意”的水族马尾绣展览正在展出。4月11日,记者了解到,该展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校大学生周子琳等十几位同学共同发起。他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契机,保护与推广素有刺绣中的“活化石”之称的贵州水族马尾绣。该展览一共展出了40余件作品,整个展览将一直持续至4月底。
“现在疫情期间,学校也是封闭管理。我们希望这样的展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向大家宣传、推广我们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周子琳全程参与了此次展览。
高中时即与马尾绣结缘
马尾绣是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村寨流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由于在制作过程当中需要集中使用马尾而得名。2006年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子琳与马尾绣的“缘分”要从2017年那年说起,那时她还是一名高二学生。
“当时是在准备一个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贵州当地很有特色的一个民族水族,马尾绣就是水族地区的一种手工刺绣技艺。”周子琳告诉记者,高中时自己还借机在贵阳组织了3场大规模的水族文化宣讲会。
越了解越热爱,大学期间周子琳每逢寒暑假,一有机会就跑到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去博物馆看各种马尾绣作品、去水族村寨跟人聊马尾绣的故事。三都有很多原始的水族村寨,怎雷村是其中之一。“我记得第一次去怎雷村是夏天,风景很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坐在门口台阶上绣东西。”周子琳说,自己在调研中发现,马尾绣是背带、是衣服、是绣花鞋,是水族人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的一门手艺。
“老奶奶跟我说,以前水族里有人去世,后辈都会宰杀一匹马为其陪葬,但会把马尾割下,用它来制作马尾绣。马尾作为对先人思念的物品,被绣成各种物品代代传、代代用。”但是,周子琳发现,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马尾绣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
“村子里空荡荡的,没多少人,也没有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年轻人都出门打工,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马尾绣的绣品虽然精美,但卖不出去,很多人也不知道。”周子琳深感保护与传承、推广马尾绣已迫在眉睫。
历时三个月筹办线下马尾绣展
大学期间,周子琳对马尾绣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新的思考,“只有让马尾绣跟上时代、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周子琳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办了BFSU(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尾绣小分队,完成了一万四千字“科技助力非遗推广——基于贵州三都县马尾绣的调研与实践”调查报告,并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的二等奖。
与此同时,他们还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联手拍摄了马尾绣纪录片,创办了“北外马尾绣研究小分队”公众号,发布有关马尾绣的原创文章,并尝试搭建虚拟沉浸式非遗平台,建立起了首个马尾绣线上博物馆。
虽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传播马尾绣,周子琳和小伙伴们仍然觉得还有更多事情可以做。2021年年末,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图书馆的一层大厅。
“因为疫情学校都封闭管理,大家每天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校内。图书馆是大家去得比较多的地方。有一天我们发现一层的展厅一直空着,当时就想或许可以办一个线下的展览。”周子琳和小伙伴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联系学校商量场地,有的负责与三都县非遗办联系展品,有的负责设计展厅展陈,有的负责展板文字,折腾了三个多月,终于成功了。
团队成员在布展。受访者供图 马尾绣背带、马尾绣条幅、马尾绣包具、马尾绣摆件……4月1日,水族马尾绣展览正式开展。看着展厅的展品,周子琳和小伙伴们感慨不已。“展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从三都快递过来的。看着不起眼,但每一个展品都价值不菲,这些绣品如果出租的话每天的租金都要十几万元。”周子琳说,当地非遗办考虑到是学生负责设展、主要在学校展出,只收了3000块钱的租金。
“无论是学校还是当地非遗办,都特别支持。整个展览布置好的那一刻,还是很感动的,而且很有成就感。”周子琳说道,在布展过程中,自己和小伙伴们都学习到了很多,“我愿竭尽所能,让古朴典雅的马尾绣工艺被更多人所喜爱、珍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