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人社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以下简称“见习计划”),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再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严峻。见习计划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对接平台,不仅面向高校毕业生,对于16到26岁的失业青年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贡献力量。这样的帮扶,对于尚未就业的青年群体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有助于他们把握时代脉搏、锤炼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化能力,更好实现就业。
见习计划规定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提供基本生活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承担指导管理费用,这将提高就业见习的吸引力,解决见习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见习计划对吸纳见习生的单位按规定给予补贴,进一步强化其主体责任,为相关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加上一道“保护锁”。不仅是着眼于暂时性的留人,见习计划还进一步激励企业留用见习人员,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最终把措施目标统一到稳就业上来。
如果说见习计划释放了一种令人向往的就业信号,如何在见习人员权益与见习单位利益之间达成一致、实现双赢,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决策智慧与行动能力。见习计划推出税费支持和激励推动措施,明确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对于符合税收法律及其有关规定的支出,也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优先激励参加本次计划并表现突出的各类单位,参评国家级就业见习示范单位,为企业减负、减税,提供评比倾斜等,也都是为青年获得更多的见习机会做加法。
把就业见习红利落到实处,帮助青年顺利就业,还要以精准施策为根本,从最需要帮助的重点群体入手,准确把握见习人员的实际诉求,集中精力帮扶、注重重点推进、强化跟踪服务。当然,就业见习也不能囿于有关部门“包办”,更要依靠市场力量。相关企业需要拿出更多措施,呈现应为尽为的担当。比如,通过扩大规模、转型转产、强化培训,提供更多适合青年的见习岗位,让见习内容更好服务于就业和社会需要。如此一来,才能为就业的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全流程、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
不断涌现的新业态,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灵活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有关部门宜应根据新的趋势和变化,把工作做在前面,加强和外卖、快递、直播等平台企业沟通合作,将灵活用工行业纳入见习计划,并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最大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广大青年实现就业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