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教育展协同 主阵地里看增减

2021-11-12 12:47:42

来源:互联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已下发百日有余,北京中小学在校生的教育生态已发生很大变化。

“提质增效”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重要一环,本学期,朝阳区中小学纷纷抓住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实施了“五项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即提升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作业管控、课后服务、家校沟通等五项能力,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营造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朝阳区的各个学校在落地“双减”政策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管理制度把该“减”的减下去,通过改进教学、研究课程设置把该“增”的增上来。

课程 管理

更加注重

技能、能力、兴趣培养

如今,在“朝阳学子”们的课堂中,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兴趣拓展和技能培养。在朝阳实验小学,作为正高级、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的校长陈立华,带领数学骨干教师对数学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知识节点进行了再加工,最终提取出58节关键课。58节关键课的梳理节约了课时,余下的课时,数学学科进行数学游戏课程安排。数学游戏课涵盖传统游戏、益智游戏。数学游戏课每周一个课时,课程内容则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低年级锻炼学生小肌肉群的发展,包括七巧板、框架拼插游戏、九宫格、堆栈高手等;中高年级锻炼手脑眼口的配合,以及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包括九连环、拼图达人、鲁班锁、华容道、神龙摆尾等。学生能通过“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培养数感、量感、空间想象、空间创造、找寻规律、数学建模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数学学习。

八十中嘉源分校依据学校三级立体分层课程结构的“厚基础、会选择、有专长”三个层次的递进要求,每个学科大致按照70%学时研究整合基础课程,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达成学生学段学业水平质量标准,其余30%用于学科兴趣拓展、学业分层指导、学生特长自主发展等课程的开发,以达成学生学会选择并发展专长的成长需要。

“想要孩子们从学习知识的能力逐渐向掌握技能进行转变,让学习知识成为这个转变的载体,注重能力培养。”朝阳区实验小学陈立华校长表示,“双减”从政策层面上看是给学生减负,把孩子写作业、完成功课的时间减下来,实际上是以“减”来作为杠杆,撬动教育的各个环节,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学有所获。

教学 管理

调整制度提高效能立项研究破解难题

为了将“双减”政策在学校中实实在在地落地,朝阳各个学校也在课堂提质方面下足了功夫。八十中嘉源分校通过“减少管理层级,让组织扁平化”建立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学校价值中心位置的组织管理结构。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发挥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领导力,将学校管理凝聚到离师生最近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改进方面,朝师附小将备课设计、课堂实施、课堂评价进行一体化研究。在研究推进中,调整了原有结构,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实施结构,每一个问题的学习突出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调整课堂评价要素及内容,推动课堂转变。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日坛小学的同学们每堂课都是“五有”课堂,即每一节课要有准备、有情境、有问题、有训练、有延展。学校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破解教学管理难题方面,白家庄小学则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友善合作”、“质疑、思辨、多角度思维、深度思维”等关键品格和思维能力,学校开展了“儿童学术启蒙课题”、“基于核心问题等级促进课堂思辨的实践研究”、“友善沟通评价课题”研究,还进行了“马芯兰教学法推广”课题研究,通过操作性强的“一图一表一册”研究制定反思调整,破解课堂提兴趣提质量问题,开展更加科学的单元整体构建、单元目标分解、课时学生活动自动化设计。

作业 管控

减量保质形式多样内容综合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针对作业数量过多的问题,特别强调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作业完成时间要求。为此,朝阳区区教科院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指南》,从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三大层面和作业意图、内容、形式、载体、时长等五个方面对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作业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还结合北京市“双减”工作的专业导向,对原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评价手册》启动同步修订,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作业方面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在学校落实方面,朝师附小课业设计布置上做到“一增一减”,减的是课业的总量,增的是布置的质量。学校建立“一个统筹主体(班主任)、一周统筹各科、每天统筹发布”的管理机制,控制作业总量;通过每个班语、数、英三科的学习进度表,控制教学进度。还通过开展专题作业教研活动,采取“基础+弹性”的布置方式,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空间。

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日坛小学的教师会帮学生试做作业,对每个孩子的作业设计和作业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作业的布置则在“研”字上下功夫,既有学科内部的研,又有跨学科的研。学科内部的研主要是研究学情减量保质,跨学科的研是创新形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月每个年级以“作业单”的形式体现不同学科的各类型作业。学校还鼓励教师分层、分类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做到保底,选择性作业做到激趣和分层,实践性作业做到融合和打通,创新性作业做到形式多样和内容综合。

课后 服务

摸底学生意愿丰富社团活动课内课后课程有效衔接

为了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朝阳区不少学校在本学期开学前对学生们进行了摸底调研。比如,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日坛小学下发了调研问卷,从参与时间段、参与活动内容等角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参与内容涉及学科类、科普类、艺术类、体育类、劳动类。通过调研结果,学校做到了“四个打通”:打通时间段,整体设计学生从入校后到离校的安排。如下午两节课后安排了40分钟的体育活动,下午4:30-5:30既有参与答疑辅导的学生,又有参加综合素质提升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打通教研组,借助PBL项目式学习,开展跨学科活动;打通行政班,如答疑辅导,集中骨干教师力量,辅导以不同模块呈现;打通校内和校外,学校是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承办校。1-6年级开设了《小学天文》课程,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引进专家资源,为在天文方面有兴趣且有研究潜力的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辅导。学生多次在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斩获金奖。对于开展的课后服务学生们是否满意,学校通过“小小发展顾问团”的同学们定期了解、反馈。

白家庄小学则发挥学校社团建设系统化丰富性的优势,从开学第一周开始,在每天下午4:30-5:30全面开放了4个市级团、13个区级团、32个校级团、62个校区团,实现各校区、各年级学生按天自主选择参与;同时,学校还引进比较成熟的校外机构及社区180余位校外教师作为补充,开设近80个课程供学生选择。

朝师附小为了保证课内课后课程不脱节,有效衔接,各有侧重,学校安排3点半之前是国家课程,3点半之后课程内容是文化课程的答疑解惑、作业辅导,以及行进管乐、悦文讲坛、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类课程。

家校 沟通

以问题为课题成立研究组

家校共情、通心

对于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家长是怎样理解的呢,又对学校抱有怎样的期待?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困惑?垂杨柳中心小学对学生家长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学校“以问题为课题”成立了三个研究组。第一个研究组是骨干班主任组成的“家庭教育研究组”。研究组围绕成长关键期,设计系列家庭教育课程。第二个研究组是由家长教师协会各年级代表组成的“儿童哲学研究组”。通过每月座谈研讨的方式,研究如何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怎样和孩子好好聊天,增进家长的亲子关系。第三个研究组是一支在北京市教科院特教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由学校特教老师、心理老师、骨干班主任、高需求儿童家长组成的“融合教育家校共育研究组”,研究如何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班级,促进成长。

第八十中学嘉源分校则尝试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的家校共育模式,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作业管理,纳入一日学校课程结构及作息时间里,明确起床、就寝时间,确保科学睡眠。

“基于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的思维,使家长看到我们的努力,从而心悦诚服地与我们‘共情’‘通心’,变审视为信赖,而乐意携手学校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做些什么。”垂杨柳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培养“三个亲子好习惯”,即“亲子锻炼”、“亲子劳动”、“亲子阅读”,同时还针对一年级学生利用“三元人格”小程序,与家长联动帮助孩子养成锻炼、劳动、阅读的好习惯。

朝师附小则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定期推送文章,将一些文件精神和育子方法推送给家长,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问题,尽量减少家长的焦虑,帮助家长形成自己的主见。

关键词: 朝阳 教育展 协同 主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