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次培训也许就能避免一场火灾,紧急关头正确使用AED(体外自动除颤仪)才能与死神争夺生命……今年暑假,400余名中小学校医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的“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计划,他们利用假期系统地学习心肺复苏、紧急疏散等知识,为孩子们的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培训内容多是“急茬儿”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培训中心主任杨瀛是培训主讲人。她说:“我是一名家长,也是急救人员,所以更能有的放矢。现在学校在防近视控肥胖这一块抓得严,但在校园应急救护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留下这样的印象,是因为杨瀛的一次经历。一天早上,刚把孩子送到学校不久,杨瀛接到老师的电话,“您家孩子头磕破了,赶紧过来看看。”杨瀛立刻返回学校,孩子正坐在校医室里,脸上肩上全是血,老师和校医围在一边。
杨瀛上前拨开孩子的头发,太阳穴附近有一个三角形伤口。原来,孩子的班上有一排铁制书包柜,孩子蹲着放完书包起身的时候,没注意到上方的书包柜门正开着,撞了脑袋。杨瀛让校医拿来一把剪刀,迅速将伤口周围头发剪掉,找来纱布进行按压止血。杨瀛按经验判断伤情后安慰孩子:“可以先上课,中午咱们一起去医院打破伤风针。”
■校医划重点
●磕碰外伤最重要的是止血。暑期培训时,杨瀛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校医们听。中小学生活泼好动,难免磕磕碰碰,但大的创伤非常少见。碰到常见的外伤流血情况,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止血。此时要先对伤口进行按压,有条件的可以冷敷。头部毛细血管丰富,往往流血比较多,一定要及时按压包扎。如果手破了,可以压住伤口后举起来,使其高于心脏位置。如果是四肢出血,可以躺下以减少出血。而如果出现疑似骨折的情况,比如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下去或者是运动对抗时出现关节脱位,此时就需要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躺着不动,并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预,等救护车来送到医院就行。
●孩子的心肺复苏与成人不同。心肺复苏也是培训重点。“之前,大家都觉得心源性猝死的多是中老年人,其实,中小学生也有出现猝死的例子。此时,掌握必要的心肺复苏知识和AED使用技巧就非常必要。”杨瀛回忆,2018年4月,她给清华大学师生进行了心肺复苏和AED培训。就在培训后一个月,一名大一新生在宿舍楼里发生心脏骤停,几位刚参加完培训的学生在校医赶到前对其实施了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及两次AED除颤。后来,这名学生成功得救并安全出院。
“心肺复苏的培训时长其实很短,4个学时就能讲完,但它就像一层窗户纸,在情况出现的一瞬间,会和不会的结果就是天壤之别。”杨瀛说,孩子和成年人的心肺复苏方法是有区别的,对于成年人,心肺复苏时要双手交叠,但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为了减少次生伤害,一般单手摁压即可。现有AED设备有两个电极片,成年人需要在左侧乳头外侧和右侧胸部上方各放一片,而孩子由于体型较小,为防止电极片彼此接触,可将一个电极片放在胸前,另一个放在背部。
杨瀛说,根据政策,北京市每所学校都要配备AED设备,心肺复苏是一门应用学科,单靠红十字会进行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周期性复训。先对校医进行培训,再由校医扩展至全校师生是当前最为理想的实施路径。
制定预案才能临危不乱
近日,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许建农收到一条微信,“谢谢您的培训,这次可帮上大忙了!”
今年暑假,他在培训中讲述了“紧急疏散”知识。一位学员所在的学校遇到了天然气管道故障,现场升腾起阵阵白烟。这位校医立刻通过校园广播紧急通知,“所有学生立刻将毛巾或手绢折叠4次,捂住口鼻,按照教室后边墙上的疏散路线,从楼梯右侧有序撤离,人和人之间隔成一臂距离。”最终,学生安全疏散。
课程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许建农发现,不少女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老师可能下班会比较晚,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注意人身安全。课堂上,许建农发问:回家的时候,一条路比较远,但光线比较明亮,另外一条路比较近但却比较偏,您会选择哪条路?“经过思考后,大家可能会比较理性地选择明亮的道路,但在现实中,不少女教师就因为急着赶路而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许建农说。
根据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进行风险提示,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非常重要。许建农告诉记者,培训中,很多学员已经开始制定各种预案了,“这一点是最令我高兴的事儿”。
■校医划重点
●紧急疏散要有序。“过去,大家认为的紧急疏散就是跑,跑得快、跑到安全位置就行了,但实际上,有序的紧急疏散才是最安全的办法。”许建农建议,校医们应该根据学校情况逐楼层设计好“紧急疏散图”,规划好疏散路线。还要根据疏散情况采取不同的预案,如果是火灾疏散,需要让学生捂住口鼻,“可以将随身的毛巾、手绢等叠成8层以上,既能抵挡烟雾,还能有一定透气性。”
●遇到踩踏手抱头。培训中还涉及一些实用窍门分享。比如如何减少踩踏事件伤害?一旦有学生倒地,要第一时间将身体尽量挪至贴近护栏或墙壁的地方,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同时,要双手抱住头,膝盖靠近胸部,让身体呈球状,因为踩在手上脚上比踩在头部和肚子的伤害要小很多。算术不好也许是心理病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闫芳的课程颇受欢迎。近30年的精神科临床工作,让她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着更细致的观察。
“一个突出情况是,除了多动症、自闭症和抽动症这些儿童期常见精神疾病外,以往在成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心理问题,像一些抑郁焦虑的情况,现在越来越低龄化。”闫芳说,一些学习困难症也不易被家长和老师识别,比较典型的表现是阅读障碍、计算障碍或者书写障碍。“有些孩子总是做不好算术题,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一种心理病症,需要找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校医划重点
●三个标准判断有没有心理问题。培训后,校医们将闫芳团团围住,他们最为困惑的问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表现这么多,有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天性,该如何分辨?”
闫芳介绍,其实,判断心理问题主要从“知、情、意”三个标准来判断,即是否对孩子的认知感觉、情绪状态和意志行为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在吃饭和睡觉上,可以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或是否出现了睡眠障碍,“很多焦虑的孩子一到学校就肚子疼,这就是一种学校焦虑。”
●活用“比较法”观察孩子情绪。情绪状态方面的问题最为常见,此时孩子想要长大,家长想要管控,孩子又离不开家长,这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导致各种冲突。在情绪上,老师和家长可以做好观察,而“比较法”就是一种常用的判断方法,孩子的反应和其他人是不是不一样?以前是一个开朗的孩子,是不是突然就变得不爱说话了?而意志行为则主要表现在兴趣和学习上。比如之前特别喜欢的东西,现在突然觉得没意思了。
“特别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出现精神疾病不可怕,从医学上看,精神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有400多种类型,可能会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就连睡眠障碍都可能是一种心理焦虑。”闫芳建议,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要有一个更加从容的心态,在孩子出现苗头时要学会早期识别,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团队来解决。
注重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除了培训校医,专家也提出了未来针对学生的培训规划。“让学生去现场观察一场真实的抢救,或者看一场真实的消防演练,可能比坐在教室里听课来得更直接。”杨瀛说,不要低估孩子的接受能力,把各项预案做在前头,提升孩子们的自觉性和认知能力,可以大大减轻老师和校医的负担。
同时,公共安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可以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也是一个额外的收获。许建农回忆,去年一位东城区的学生,放学时看到一户人家着火后立刻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在路口等待消防车的到来并进行了引导,第一时间消灭了火情。“后来我们得知,这位学生当时刚刚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的相关培训,整个过程非常冷静果断。”
杨瀛建议,学校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带孩子去消防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或者去医院了解救护车的救护流程。生动的现实场景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这些知识也会让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