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真是没必要

2021-08-24 10:01:23

来源:互联网

“别人家孩子都出牙了、会爬了,我家孩子怎么还没动静”“人家孩子都会认字了,我家小宝怎么就知道成天瞎玩”“书上说一天要喝够900毫升水,我们孩子怎么老喝不到这个标准”……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如果和别人家孩子或者书本上不太一样,都会触动家长紧张的神经,甚至发展为一种焦虑状态。育儿焦虑,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

专家指出,这种“着急上火式”的焦虑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家长的做事方式,而且还会让孩子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实,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性格不同,养育的方式自然也不同,一味攀比、“照书养娃”容易矫枉过正、适得其反。家长应学会放松心态,针对小家伙的情况找出最适合他们的养育方法。

▶焦虑症◀

养娃条条按“标准”

“你家孩子8个月的时候身高体重多少?”“什么时候会爬的?”“什么时候长的第一颗牙?”乐乐妈在小区里遇到别的家长遛娃,都会凑上去问问。因为担心自家娃的身体发育情况,她快愁出焦虑症了。“书上说,早一些的宝宝4个月开始长牙,晚的可能10个月,大多数婴儿多在6到7个月时开始长牙。可我家娃都7个月了,怎么还不长牙呢?”因为乐乐牙齿萌出比别的孩子晚了点儿,乐乐妈就认为孩子发育迟缓。到了8个月的时候,又因为达不到“三翻六坐八爬”的标准而寝食难安。

乐乐妈把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都问了个遍,尽管大家都劝她,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化差异,学会某个动作早点儿晚点儿都是很正常的事,但她还是放不下紧张的神经,担心是孩子缺钙所致。去社区医院体检的时候,医生也说孩子一切正常,可她还是不放心,反而怀疑医生医术不精,抱着孩子去儿童医院检查。

最后的事实证明,乐乐在10个月的时候长了牙,13个月的时候学会了爬,虽然比“标准时间”晚了些,但身体发育并无异样。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喝水适宜推荐量为:0至6月龄700毫升,7至12月龄900毫升,1至3岁1300毫升……”悠悠从小就是对照着书上的饮水标准来喝水的。奶奶每天会准时准点、用带刻度的杯子量好每次的喝水量,喂给悠悠,不管悠悠那个时间渴不渴,喝水这件事就像完成一项任务一样精准无误。上了幼儿园,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每到放学的点,奶奶就会抱着一个大水壶守在门口,第一时间给孩子喂水。可悠悠上小学之后,喝水的事情老师不会再管了,都是小朋友们自己自主接水,而悠悠在大人的安排下“按标准”喝习惯了,没有大人在身边,反而不会喝水了。

▶强迫症◀

带娃创造“无菌”环境

“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展健全,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可以对抗外来的细菌和微生物。如果食具、衣物清洁不彻底,就容易滋生细菌,有害宝宝健康,我们要格外注意卫生清洁……”按照这套理论,小吴养娃已经把自己逼成了洁癖。宝宝一天要喝七八次奶,每喝一次就要消毒一次,奶瓶要一天反复蒸煮七八次。衣服一次一洗,大人只要出了家门再回来,就必须换衣服、洗澡,以免把细菌带到家里来,有时候大人只是下楼扔个垃圾,前后不足10分钟,也必须换衣服。进宝宝房间,必须洗手、消毒,进一次消毒一次。

为了宝宝的健康,全家人都严格执行着这套严苛的清洁程序。已经如此谨慎小心了,可宝宝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健壮,反而时常生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过敏、感冒等小症状。小吴着急地带着宝宝去就诊,没想到,医生却告诉她,孩子在一尘不染的环境中生活并不好!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充满了细菌,清洁得再干净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无菌。如果处处消毒,处处杀菌的话,孩子会“适应”这种超级干净的环境,突然到一个细菌比较多的环境下,就会很容易生病。

▶盲从症◀

照本宣科不懂变通

洋洋出生以后只吃不拉,月嫂就建议给孩子喂点儿水,但没想到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尤其是洋洋妈坚持说自己从育儿书上看到,新生婴儿必须母乳喂养不用喂水。直到第7天的晚上,宝宝已经哭得撕心裂肺了,洋洋妈还是坚持认为:“我们是科学喂养,要听专家的,喂水会增加肝肾负担。”

月嫂没办法,只好“曲线救国”,先去劝说奶奶。“专家说的没错,但凡事有例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咱们宝宝妈妈饮食高精,蛋白质过高,现在每天还加一条鱼,她的奶水上面厚厚的一层油,吃了这样的奶,宝宝需要略多一些的水分来消化。”月嫂终于说动了奶奶,再由奶奶去劝说洋洋爸妈,最终他们终于同意喂水了,孩子也恢复了正常。一家人这才明白,专家的话虽然要听,但也不能照本宣科地盲从,很多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变通方法。

观点

孩子都有个体差异

养娃不宜追求完美

国家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儿童心理教育的颜蓓蓓分析,近年来,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有能力也有愿望给亲子之爱增添新的内容:培养理想化的完美孩子。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所以家长们“照书养娃”、互相攀比,希望一切尽善尽美,毫无瑕疵。这种完美追求,导致一些家长出现了育儿焦虑,在孩子的健康、安全、教育方面,谨小慎微,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尿不湿到底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比同岁的小朋友矮几厘米……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他们焦虑的源头。

颜蓓蓓说,焦虑之下的各种育儿方式很可能跟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比如说从小就给孩子设置了一个绝对安静的睡眠环境,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对声音特别敏感,今后只有在安静的睡眠环境下才能睡着,如果突然出现声响,孩子更容易受到惊吓。将来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时,也不可能要求其他人全都迁就自己的生活习惯,那时候自己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颜蓓蓓建议,在育儿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原则。家长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海量的育儿科普知识,不过,专家们提供的育儿经验可能只是针对大多数孩子的普遍情况提出的建议,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家长们不能以这些书籍作为育儿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宝宝的“个性”和特有的生长发育轨迹。

关键词: 育儿 焦虑 育儿焦虑 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