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什么话题最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这个问题也许十个人有十个答案,但是大概率,十个答案中会有六个,会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教育。
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些年国产剧特别喜欢说教育,从最初的《虎妈猫爸》《辣妈正传》开始,到黄磊担任艺术总监的“小”系列,《小欢喜》《小别离》,以及去年几乎火爆全网的《三十而已》,这些剧目几乎无一例外,剧中牵扯的教育话题可以瞬间点燃话题的热度。
不得不说,《小舍得》的剧情流动起来之后,教育、成绩、排名等话题就如同无所不在的乌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上方。
4月6日,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此条规定引发了热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尊重学生、回归教育本质的做法,但是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反对,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
第一,不排名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怎么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学习就是要优胜劣汰,不公开排名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第三,升高中、考大学、找工作、工作岗位上的绩效考核,都面临着排名,中小学生考试成绩不公开、连排名都没有勇气知道,将来怎么面对社会的险恶?
针对以上担忧,本文想和家长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澄清教育观念中的几个误区。
第一,不公开排名等于不排名吗?比如说,常见的在中高考模拟考试中会给出一个分数段,根据这个分数段,学生大致能推测出自己所处的名次,但是个人成绩和名次不需要公开张榜示众。再比如平常的小测验,如果想了解自己的名次,可以私下里向老师打听,但是老师不宜公开发布每一个学生的排名。而想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检测手段,家长和老师更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了解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排名真的是好的激励手段吗?教育心理学的实验和实践早已告诉我们,真正激励一个人成长的是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标准。只看考试成绩和排名,往往忽略了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人成长节奏。如果整个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看重的是分数和名次,那就意味着把一个人的价值等同于外在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一定是全面和准确的),忽略了一个人的先天特质、后天努力和学习基础差异。
第三,学习是你死我活、优胜劣汰的过程吗?
如果我们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毅力和坚持,把学习视为把别人挤下去、自己排前面的阶级斗争,那就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比如新闻里时常有针对优秀学生的校园排挤现象,孤立同学、偷走同学的复习题,甚至出现伤害竞争对手身心健康的恶劣行为。同时,有些学生因为害怕排名落后,串通或者威胁他人帮助自己作弊。请问,与考试排名前进了几名相比,一个人善良、诚实的品质不是更重要吗?
那些担心不公开排名就失去了激励作用的家长,一种是把自己对人生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一种是在羞辱教育中长大、同样羞辱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内心里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怀有极大的焦虑,就会不由自主勒紧孩子身上的绳索,期望通过掌控孩子的人生来转移自己身上的痛苦。还有一些家长说,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我感谢排名激励我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脆弱?你这样长大,不等于这种做法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认为不公开排名就不能激励孩子的家长,往往把外在的成绩和排名等同于孩子,却忘了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培养孩子的学习品格。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有益于社会的终身学习者?毫无疑问是后者。学习能力不等于考试成绩,更不等于某一次考试的排名。学习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过程,是出于自我成长的需要、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自我激励,朝着长远目标而不断奋进的过程。即使未来需要面对排名竞争,也不等于早早把未成年人按照成绩分成三六九等。就好比每个健康的人都要学会直立行走,可是有哪一个父母会把吃奶的孩子扔下地学走路?花开有时,迸发有时,何必着急?
片面追求排名和分数,至少会对学生带来三方面的伤害。
第一,缺少归属感。孩子会认为家长老师看重的只是排名,并不欣赏内在的自己。在一个分分计较的学习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学习者无法产生归属感,无法感受到团体的协作精神。
第二,伤害自尊和自信。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够经过努力达成目标,自尊是感到自己有价值、值得被尊重。大脑需要建立愉悦回路,只有愉快的事情,才会激励人不断去做。第一名只有一个,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公开排名只是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是一个笨蛋。
第三,错误的目标。人生不是一个赛道,甚至在漫长的一生里,你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你要有自己的成长方向和目标,尽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公开的排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公开的排名,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做法,无法展现出个体的差异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让未成年人时时刻刻都处在失败的恐惧里。
教育部表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是为了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制度。正是为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名誉,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教育部发布这样一个征求意见稿,实际上是力图回归教育的本质:尊重个体差异,培养人的终身成长。
比起分数和排名,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强大的使命感、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成长型的思维。相比起成绩和名次,教育者和父母更应该赞赏孩子的品格,比如同情心、同理心和坚韧、协作的精神。
因此,教育部的这个征求意见是希望引导全社会改变以分数、排名来衡量学校和学习者、把学校办成考试工厂、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的误区。过去二十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80%的工作在20年前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创造性的人才、具有合作精神的人、高瞻远瞩的领袖人才。《小王子》里说:“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见的。”所有的教育目标是要为未来培养人才,为未来更美好的世界去塑造高尚的品格、培养不俗的品味,这一切都无法用排名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