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21-03-10 11:16:02

来源:互联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关乎未来,连日来广大全国政协委员纷纷热议支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朱永新委员

把促进家庭生命教育纳入民生工程

“生命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吁,在中小学系统开展生命教育,把促进家庭生命教育纳入民生工程。

生命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的理念,具备维护生命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一生的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朱永新说,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未成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

朱永新建议,应尽快组建专家团队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研制《生命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纲要)》。明确加强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解决师资配备、投入保障、课程建设等瓶颈问题,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要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朱永新还建议,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服务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政府要把促进家庭生命教育纳入民生工程,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指导和帮助家长正确养育孩子;借力社会服务,发挥社区及相关专业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敖虎山委员

越早学会做家长越有利于孩子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介绍,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当中,约3000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敖虎山建议,加快推进社区家长学校体系建设,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家长付出一生心血,却永远和孩子隔着一面玻璃墙!”敖虎山说,他们在调研中得到的数据也触目惊心:国内某一线城市大型三甲精神专科医院,2020年18岁以下情感障碍患者就诊人次达到2.75万人次,诊断结果中含“抑郁”的有25088人,占医院诊断含“抑郁”患者的8.9%。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这些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的病例很多缘自家庭教育的失职或走入误区,导致孩子从小爱和感情基础不牢固。

“越早学会做家长,越有利于孩子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对儿童和家庭发展至关重要,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已从公共政策层面对家庭教育给予了支持。”敖虎山说,应加快推进以教育、卫健部门为指导,学校、社区为载体,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培训机构为支撑的多层次家长学校体系建设,帮助家长掌握对孩子进行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敖虎山说,社区是家长和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要重视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把握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机,建设高质量的社区家长学校,做好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帮助年轻父母履行好父母角色。

李景虹委员

引导课外培训机构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当下,课外培训产品广告铺天盖地,充斥着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想要好成绩,就找好方法”等广告词充斥耳中,加剧了广大家长的焦虑心态。

“课外培训乱象严重干扰了中小学的教育生态,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说,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外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仅2018年市场规模就已突破7000亿元,一些不良倾向也随之抬头,教育商业化趋势严重,中国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之一,平均每年子女教育支出已占子女消费总支出的78.3%。教育负担也已经成为影响适龄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课外培训机构依旧宣传造势,过度制造教育竞争焦虑,由此导致的课内减负、课外增负、应试刷题仍然是广大学生的常态。”李景虹说,这些课外培训乱象,已经严重干扰了中小学的教育生态,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李景虹建议,引导课外培训机构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严格管理课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教学模式,突出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要加强审查课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投放,规范宣传形式,避免狂轰滥炸式的广告引发家长焦虑。还要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课外培训,公办和民办机构开设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掌握正确育儿理念,让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相辅相成,保证课内教育实效,从源头上避免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不得不投向课外培训的窘境。

刘焱委员

提高公办幼儿园“无编制”教师待遇

“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素质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说,幼儿教师收入普遍偏低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出台的关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政策对标的是“编制”而不是“教师”,应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

“关于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政策虽然全面系统,但拥有编制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很多公办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不能获得在编教师的待遇,导致同工不同酬。”刘焱说,近年来各地政府投放给公办幼儿园的编制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赶不上公办幼儿园数量的快速扩张。公办幼儿园无编教师的工资待遇,还影响着民办幼儿园对于教师的工资定价,大部分民办园是以公办园无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作为参照标准。

刘焱建议,应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非在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要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还应设置政府补贴资金中教师工资待遇比例,超过规定比例的幼儿园,政府可以追加资金补贴额度。通过购买教师服务的激励政策,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与提高,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从而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

关键词: 每个 孩子 有人 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