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宁夏闽宁镇原隆小学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用葫芦丝吹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浑厚温柔的音乐在教室上空响起,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共享优质教育,努力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党总支书记马恒燕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育扶贫。
银川市闽宁镇原隆小学是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结对帮扶学校,“去年我第一次走进原隆小学的时候,发现他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学校操场设施陈旧,图书馆存书量非常少。”马恒燕对第一次调研走访印象深刻。
师资短缺、学科教师配备不足,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马恒燕引资源、派教师,针对德、智、体、美育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及帮扶活动。最让原隆小学师生惊喜的是,通过直播互动方式,闽宁镇的孩子们听上了北京中关村三小的课。
履职期间,马恒燕联系并聘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专家到原隆小学为学校765名学生进行了健康讲座和脊柱侧弯筛查,并为两例患病学生进行免费治疗。多次与原隆小学的少先队开展“手拉手活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联系宁夏葫芦丝协会给原隆小学捐赠音乐器材葫芦丝,并无偿为学校的孩子们开展葫芦丝吹奏教学。针对学生们的特长,二十一小学为原隆小学聘请了专职足球教练,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全面丰富学校文娱艺术活动。
马恒燕一直认为,让孩子们走进校园接受教育,确保他们有学上只是基础工作,更好地塑造和提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才是所追寻的目标。
在马恒燕看来,教育扶贫最显著之处,在于困难群众接受教育扶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扶贫的关键在于打破观念和认知的僵化,“特别是在一些困难家庭中仍然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固化的问题,应在贫困家庭学生群体中增强基础教育倾斜,同时还要通过转变教育方式帮助其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
针对困难地区教育资源落后的问题,马恒燕建议,应建立统一规范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统筹省域内教师工资水平,吸引大量优秀人才长期到农村任教。将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开发,充分激发优质资源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并形成长期帮学机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在马恒燕代表的积极推动下,原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增长,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马恒燕呼吁要下大力气补齐农村师资力量短板,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此外,城乡学校形成长期帮学机制,逐步由“输血”为“造血”,乡村学校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自生长”。
“相信乡村教育会越来越好,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脚步会越来越近,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最大的心愿。”马恒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