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放假、居家学习、少外出不聚会……这个寒假,中小学生“宅家”的时间比往年长了很多,亲子矛盾也更为突出。假期里,北京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热线接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求助,有的孩子觉得居家生活太无聊,有的孩子觉得居家学习效果差,有的孩子居家作息有点乱……针对这些问题,北京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建议,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补上“自己事情自己做”这一课,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同时,他提醒家长,开学在即,要带领孩子调整生活作息节奏,逐渐向学校生活过渡。
烦恼1 居家生活有点儿闷
建议 提供在家劳动实践机会
前几天,有两个孩子跑到温方那里“告状”。“我们想报名做志愿者,去‘看大门’,去了几次,别人都把我们赶回来了!”两个人所说的“看大门”是做保安。在他们的眼中,每天给进入小区的人测量体温,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居民社区暂停了往年的小小志愿者招募活动,孩子们放假参与社区活动的愿望被搁置了。整天闷在家里,不少孩子觉得自己被与世隔绝了,甚至有孩子向温方抱怨:“感觉我又回到妈妈肚子里了,外部世界根本就看不见。”
温方表示,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值得鼓励和保护,“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让孩子适当参与志愿活动,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春节假期结束,有些低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家中无人看管的情况。温方建议,家长们可以组织小区内的互助小组,“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大家一起做作业、做游戏,年龄大的还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孩子,对于孩子也是一个提高。”不过,他特别提醒,参与活动的人数不能太多,而且要及时关注同伴间的相处情况,“生活在不同家庭里的孩子,要聚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和冲突,家长要及时发现,正向引导。”
如果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受限,家长们应该多为孩子们提供在家劳动、实践的机会。有家长不愿意放手,觉得孩子做家务是在添麻烦,比如洗碗扫地,往往还要自己再重新返工。对此,温方认为,在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不应仅仅关注孩子干了多少活儿,干得怎么样;而是要关注孩子劳动时的态度,“干不好是能力问题,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心是更为重要的。”温方一直主张,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主人,让孩子通过劳动树立起主人翁的感觉和意识。
居家烦躁的不只有孩子,还有家长。这几天,就有不少家长找到咨询中心来发泄情绪,有家长甚至倾诉了40分钟。碰上这样的家长,温方通常先不说话,静静倾听,等家长气儿顺了,再开口。其实,听下来,让家长烦躁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要吃饭了叫了好几遍,孩子就是不动弹。”“跟孩子说话,对方抱着手机没有反应。”“让孩子做点家务做得乱七八糟”……有家长道出了内心特别烦躁的一个真相,“平时我要是心里不舒服了,出去遛个弯、去公园溜达一趟,就没事儿了,现在也不太敢轻易跑出去。”
温方提醒,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有明显的“传染性”。作为家长,应该先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心平气和地处理生活中的不顺心。“家里应该提供一个平静的港湾。父母的心稳当了,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指导。”
烦恼2 学习效果有点儿差
建议 适度安排学习及活动
北京已经连续多日没有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这一喜讯让人们安心了不少。然而,前一阵儿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还是给有的学生留下了“阴影”。
前不久,有一名大兴区的学生找到温方,道出了内心的苦闷。原来,当地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区离学生家不远,家里有亲戚也出现了疑似症状。生活的重心变成了“防疫”,自己熟悉的生活学习节奏被打乱了,让他一时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如果自己也被感染了怎么办?”这名学生说。提心吊胆中,学什么也没法安下心。等形势平稳了,注意力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拿起书来就打盹、走神儿。更让他耿耿于怀的是,生物科目即将迎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平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他竟然有些胆怯了,“跟不上了,我不行了”的想法在头脑中挥之不去。最绝望的时候,这名学生甚至向家长提出,打算直接留级一年。担心成绩大不如前的自己会在同学当中抬不起头来。
温方表示,类似学生的症结在于“爱面子又不护面子”。他建议,应激发出孩子努力的自发性,“爱面子,就要努力让自己的面子光彩一点,怎么才能光彩?那就要自己努力。”在引导学生直面问题的同时,也应让他学会求助,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借力点。
“家长需要创造出有利的外部条件。有的家长在面对疫情时,也心存恐慌、忧心忡忡。这样显然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温方说,家长还要给孩子进行合理的安排,适度安排学习和活动,帮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恢复充足的精力。“以这样饱满的状态再去解决知识问题,孩子的信心可能很快就会回来了。”
烦恼3 作息规律有点儿乱
建议 找回当学生的感觉
在北京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因为居家学习效率低下前来求助的案例非常常见。
假期一到,不少学生的作息乱了套:晚上玩儿游戏、看电视,迟迟不肯入睡,直接的后果就是早上起不来,一觉睡到大中午。起床后眼睛还没睁利索、脑子还糊涂着,就被家长催着写作业,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有心的家长想检查下作业,满目的错字连篇、答非所问,惹得双方的脾气上来,亲子关系瞬间剑拔弩张。有的孩子的假期生活被电子游戏俘获,玩起游戏没日没夜、精神抖擞,但是一写作业哈欠连天,心烦气躁,这使得急躁家长动手的情况也不少见。
温方介绍,在假期早期,看着孩子睡懒觉,有家长还会自我宽慰,“反正放假了哪儿也去不了,孩子睡着觉自己还能省点儿心。”可是,眼看马上要开学了,再宽心的父母也坐不住了。同时,有的学校会定期在线上对孩子作业完成进度进行监督,每当这个时候,有些父母就被迫成了“帮凶”,不得不帮孩子一起圆谎。对此,家长们也很苦恼。“一起圆这个谎吧,觉得良心上实在过不去;不帮他圆谎,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好那好,自己的孩子让老师这么操心,又觉得说出实话很没有面子。”温方表示,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保持理性,“没准儿别的孩子也是虚晃一枪,如果任由孩子胡闹,配合孩子一起‘作弊’,孩子还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吗?”
按照市教委的校历安排,3月1日本市中小学将迎来新学期。在接下来的假期里,温方建议家长和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一起找回“做学生”的感觉。他特别提醒,作为学生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觉得开学有延期可能,就可以把该完成的事情往后拖一拖。“假期的事情就要假期完成。”
温方建议,首先在生活作息节奏上要向学校生活过渡。“比如,6点半就起床,整理好自己一天的学习用品;7点吃早餐,到了该出门上学的时间可以找一个安静的书桌来学习、做作业。”通过向学校生活的逐步回归,将假期里散漫的状态调整过来。在开学前的最后时间里,家长还应做好“补课”工作,引导孩子补上“自己事情自己做”这一课,引导孩子们将自立、自理的能力锻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