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教育应有怎样的性别观

2021-02-08 18:02:17

来源:互联网

来源标题:未成年人教育应有怎样的性别观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提案中提出,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针对这一提案,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复函),称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该复函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现在的男孩越来越不像男孩;也有网友认为,该提案“男孩女性化”的观念有性别歧视之嫌。那么,在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中,应秉持怎样的性别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教育领域专家。

性别气质并非刻板的两极

男孩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就意味着他们正在趋向“女性气质化”吗?性别气质就是刻板的两极吗?在受访专家们看来,答案均是否定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认为,该提案虽有些概念不够准确,却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男女青少年都需要运动,学校和家庭不仅满足不了他们运动的需要,还剥夺了他们承担责任的体验,同时伴之以过重的学业压迫,这是一个真正的成长危机。‘女性化’一词有歧视女性之嫌,也需要防止形成刻板印象。”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项目专家、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室科研部部长冯继有同样认为,“男孩‘女性气质化’的观念缺乏社会性别意识,以为性别气质是刻板的两极,觉得男阳刚、女阴柔才自然、正常”。他表示,将“柔弱、自卑、胆怯”等归为“女性气质”,是对女性的贬低。“性别气质是一道多样化的光谱,不存在简单固定的男孩样,和与之完全不同的女孩样。”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说:“如果说女性所谓更加细心、更加体贴、更加温暖,那男性应不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如果一个男性能够有责任、有耐心地教养孩子,体贴、关怀妻子,善于表达爱意,那么这样的家庭关系不是更和谐吗?我们为什么不需要这样的男性呢?”刘文利说。她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如此区别“男性化”或“女性化”,会加深性别刻板印象,而这是对性别平等的一种威胁。

“我们应该认识到‘男女有别’除了生理性别,还有社会文化构建的社会性别”,冯继有建议,社会、学校等不应宣扬“男孩有男孩样,女孩有女孩样”,而应进一步实施性别思想启蒙,提高公众的社会性别意识,让人们都能秉持正确的性别意识:性别气质是多样化的,女孩可以刚,男孩也可以柔。

提高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刻不容缓

复函中,教育部提出具体要求,如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孙云晓认为,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是正确的,这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民族强悍国家强盛的需要。多年来忽视体育已经导致文弱之风,这是必须改变的。当然,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丰富而完整的,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家长确实应从孩子幼年时就培养他们对运动的爱好,以及对体育精神的领会,这是强健民族气魄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刘文利质疑,“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与提倡,与培养男孩去‘女性化’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应该将此作为男孩去‘女性化’的措施。”

“一提‘阳刚’,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首先想到的是男性的强壮,但难道女性就不可以强壮吗?”刘文利认为,这种所谓的“阳刚”正是性别刻板印象规范的那种男性气质,是需要打引号的。

冯继有和刘文利均认为,如果将“阳刚之气”视为“敢于为先、坚强、担当”等优秀品质,那么这不应该是男孩专属,女孩同样应该具有。

此外,冯继有还担心:“‘阳刚之气’正是校园欺凌产生的土壤”。一项性别友善校园现状调研发现,校园欺凌的五分之一属于性别欺凌,很多男孩因被视为偏“女性化”而遭受欺凌。“防止男孩‘女性化’之类的言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防范校园欺凌的努力背道而驰。”

“一说教育男孩,就谈‘阳刚’,谈体育课;反之教育女孩就谈‘柔美’,谈舞蹈课,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用于教育,如何落实‘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如何让男孩女孩都实现全面发展?”冯继有深感,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必要的、长期艰巨的,“开展社会性别理论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刻不容缓。”

扭转刻意分性别教养的家教观念

受访专家建议,父母应秉持不过度区分性别的教养观念,同时家庭的功能建设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冯继有认为,“不接纳各人不同气质,不尊重不同阶段儿童的成长规律,一刀切地要求男孩要有所谓‘阳刚之气’,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事实上,一些研究得出了与传统观念相反的答案。据孙云晓介绍,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曾通过“双性化测验”研究证实,双性化人格在社会适应性、未来成就等方面要好于单一性别化的孩子。

这一测验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并非孤例。“很多研究表明,更加开放的、不刻意分性别教养孩子的家教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刘文利指出,父母的很多性别刻板印象会深刻影响孩子,并通过自己的养育方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孩子,比如按性别区分、购买玩具,给予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对孩子探索自我兴趣、发展自我潜能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会减少很多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她建议,父母不刻意区分性别,给孩子提供相同的教育支持环境。

在孙云晓看来,要让孩子更坚强、有责任、有担当,家庭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应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顽强意志、责任感和学会审美等品质,并在家中专门给孩子设置家务劳动岗位。

“家庭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现在则更多强调知识教育。”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应回归美好生活,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孙云晓建议,父母还要鼓励青少年阶段的孩子积极做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经过充足的体育锻炼和承担家庭责任、体验社会责任的磨炼,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良好成长,家长和社会所期待的男孩的成长需求也会得到满足。”

“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都应该提倡性别平等教育,同时,更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男孩将粗鲁、冒犯视为男人味,家长更不要抱有‘我家是男孩不吃亏’的想法,而应从小教育男孩在性别关系中学会尊重,成为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新一代。”冯继有建议。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提案中提出,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针对这一提案,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复函),称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该复函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现在的男孩越来越不像男孩;也有网友认为,该提案“男孩女性化”的观念有性别歧视之嫌。那么,在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中,应秉持怎样的性别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教育领域专家。

性别气质并非刻板的两极

男孩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就意味着他们正在趋向“女性气质化”吗?性别气质就是刻板的两极吗?在受访专家们看来,答案均是否定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认为,该提案虽有些概念不够准确,却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男女青少年都需要运动,学校和家庭不仅满足不了他们运动的需要,还剥夺了他们承担责任的体验,同时伴之以过重的学业压迫,这是一个真正的成长危机。‘女性化’一词有歧视女性之嫌,也需要防止形成刻板印象。”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项目专家、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室科研部部长冯继有同样认为,“男孩‘女性气质化’的观念缺乏社会性别意识,以为性别气质是刻板的两极,觉得男阳刚、女阴柔才自然、正常”。他表示,将“柔弱、自卑、胆怯”等归为“女性气质”,是对女性的贬低。“性别气质是一道多样化的光谱,不存在简单固定的男孩样,和与之完全不同的女孩样。”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说:“如果说女性所谓更加细心、更加体贴、更加温暖,那男性应不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如果一个男性能够有责任、有耐心地教养孩子,体贴、关怀妻子,善于表达爱意,那么这样的家庭关系不是更和谐吗?我们为什么不需要这样的男性呢?”刘文利说。她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如此区别“男性化”或“女性化”,会加深性别刻板印象,而这是对性别平等的一种威胁。

“我们应该认识到‘男女有别’除了生理性别,还有社会文化构建的社会性别”,冯继有建议,社会、学校等不应宣扬“男孩有男孩样,女孩有女孩样”,而应进一步实施性别思想启蒙,提高公众的社会性别意识,让人们都能秉持正确的性别意识:性别气质是多样化的,女孩可以刚,男孩也可以柔。

提高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刻不容缓

复函中,教育部提出具体要求,如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孙云晓认为,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是正确的,这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民族强悍国家强盛的需要。多年来忽视体育已经导致文弱之风,这是必须改变的。当然,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丰富而完整的,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家长确实应从孩子幼年时就培养他们对运动的爱好,以及对体育精神的领会,这是强健民族气魄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刘文利质疑,“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与提倡,与培养男孩去‘女性化’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应该将此作为男孩去‘女性化’的措施。”

“一提‘阳刚’,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首先想到的是男性的强壮,但难道女性就不可以强壮吗?”刘文利认为,这种所谓的“阳刚”正是性别刻板印象规范的那种男性气质,是需要打引号的。

冯继有和刘文利均认为,如果将“阳刚之气”视为“敢于为先、坚强、担当”等优秀品质,那么这不应该是男孩专属,女孩同样应该具有。

此外,冯继有还担心:“‘阳刚之气’正是校园欺凌产生的土壤”。一项性别友善校园现状调研发现,校园欺凌的五分之一属于性别欺凌,很多男孩因被视为偏“女性化”而遭受欺凌。“防止男孩‘女性化’之类的言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防范校园欺凌的努力背道而驰。”

“一说教育男孩,就谈‘阳刚’,谈体育课;反之教育女孩就谈‘柔美’,谈舞蹈课,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用于教育,如何落实‘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如何让男孩女孩都实现全面发展?”冯继有深感,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必要的、长期艰巨的,“开展社会性别理论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刻不容缓。”

扭转刻意分性别教养的家教观念

受访专家建议,父母应秉持不过度区分性别的教养观念,同时家庭的功能建设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冯继有认为,“不接纳各人不同气质,不尊重不同阶段儿童的成长规律,一刀切地要求男孩要有所谓‘阳刚之气’,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事实上,一些研究得出了与传统观念相反的答案。据孙云晓介绍,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曾通过“双性化测验”研究证实,双性化人格在社会适应性、未来成就等方面要好于单一性别化的孩子。

这一测验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并非孤例。“很多研究表明,更加开放的、不刻意分性别教养孩子的家教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刘文利指出,父母的很多性别刻板印象会深刻影响孩子,并通过自己的养育方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孩子,比如按性别区分、购买玩具,给予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对孩子探索自我兴趣、发展自我潜能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会减少很多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她建议,父母不刻意区分性别,给孩子提供相同的教育支持环境。

在孙云晓看来,要让孩子更坚强、有责任、有担当,家庭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应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顽强意志、责任感和学会审美等品质,并在家中专门给孩子设置家务劳动岗位。

“家庭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现在则更多强调知识教育。”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应回归美好生活,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孙云晓建议,父母还要鼓励青少年阶段的孩子积极做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经过充足的体育锻炼和承担家庭责任、体验社会责任的磨炼,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良好成长,家长和社会所期待的男孩的成长需求也会得到满足。”

“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都应该提倡性别平等教育,同时,更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男孩将粗鲁、冒犯视为男人味,家长更不要抱有‘我家是男孩不吃亏’的想法,而应从小教育男孩在性别关系中学会尊重,成为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新一代。”冯继有建议。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教育 应有 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