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在深夜,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永远有人在守候。这条援助通道已开通近20年,一周7天24小时为那些在孤寂、压抑或绝望中挣扎的心灵敞开着。疫情以来,心理援助热线开通疫情专线,为人们建起一道抗疫的心理防线。
多因人际关系问题求助
2002年12月3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成立,由北京回龙观医院运行,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也于当天公布。北京市心理危机援助热线主任、专业督导王翠玲说,中心成立的初衷是降低自杀风险、降低自杀率。目前,热线服务面向全国,北京的求助者只占接待总数的20%。2020年之前,求助者以中青年为主;2020年新冠疫情后,求助者以青少年为主。
中心曾接到一位70多岁周先生的电话,他老伴在几年前去世了,膝下无子女。为了节约,他卖掉了房子,租住一间小屋,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邻居,随着年龄增长,腿脚不太灵便,孤单和无助感与日俱增。“我觉得生活没意思,一个人很凄惨,不想活了。”周先生说。咨询员在交谈中设法了解老人的性格,发现周先生善于社交,爱帮助人,与朋友之间的电话联系一直都没断,于是就和周先生商量:“要不要找朋友来陪陪您呢?”周先生在咨询员的建议下给几位好友打电话,他们都说要来陪他,有的也是独居,可以和他一起住,他看到了希望,不想活的想法也没那么强烈了。
疫情封锁,很多家庭矛盾升级,打电话求助的也很多,小华就是其中一位。小华在家里上网课感到很无聊,经常玩手机,父母多次对他大发雷霆,还安装了摄像头监督。小华在高压之下感到愤怒、绝望,拨打了求助热线:“我真不想活了,重新投胎换个家庭算了。”咨询员试图让小华冷静:“爸妈没能倾听你玩手机的原因,没能理解和帮助你,确实为难你了。”在将近一个小时的聊天中,咨询员一边聆听,一边告诉孩子,如何向家长表达很重要,并和他探讨沟通的技巧,最后还约定,如果和父母交流后有新的情况和困扰,可以再拨打电话。
心理危机的产生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很多因素,其爆发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导火索。王翠玲介绍,求助者中大约1/3曾因精神心理问题就医过,且绝大部分是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还有10%左右与工作、学习有关。如果求助者既往有精神心理方面的诊断,当下焦虑、抑郁,或者自杀风险比较高,咨询员会告诉求助者所在地的精神心理卫生机构联系方式,建议当地就诊。如果有轻生意向,咨询员除了帮求助者缓解情绪,找到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外,还会在随后的24小时、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内随访,随访时也会再次评估自杀风险。
缺乏资金和人才
中心现有28位专职咨询员,白天7条热线,晚上3~4条热线,每天共接电话70~80个,一年接听电话约3万个。起初,热线由中心的医生、护士兼职接听;2003年起,中心开启社会招聘,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员也可以提供专职咨询,每天两班倒(早8点~下午4点,下午4点~次日早8点)。
“热线电话的接听率只有2%~3%,也就是说,打进来100个电话,只有两三个幸运来电能被接听。因为公众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心人手不够,总体接听率逐年下降。”王翠玲说,咨询员接听一通热线大约需要50分钟,如有高危倾向,咨询时间可延长到1.5小时。咨询员需要对求助者做焦虑抑郁情绪评估、自杀风险评估,而且在求助者中,约70%有自杀想法,近20%是高危倾向,因此咨询员职业门槛较高。专职咨询员须具备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或者医学心理学教育背景,经过3周培训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包括伦理、接听态度、沟通技巧、接线流程、危机评估、干预步骤、困难来电处理等。如今,全国已设立70多家精神心理援助热线机构,但存在不同问题,普遍缺乏资金,甚至没有资金,知名度也不高,咨询员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只是培训过的志愿者,心理咨询质量难保证。所以,有些求助者打了其他热线,依然会打北京的热线,但热线的服务范围太有限,咨询员经常忙不过来。
“现在的咨询队伍一直不是很稳定。”王翠玲说,中心的咨询员多数是第三方劳务派遣,非医院聘任或危机干预中心聘任。对咨询员个人来说,缺少职业发展的轨迹和上升空间,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所以,咨询人员流动频繁,经常需要培训新人。
应出台统一的服务标准
王翠玲说,只要有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困扰,以及睡眠变差、体重下降、躯体不适等影响了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主观认为很痛苦,都可以打求助电话。家人如果发现亲人或熟人出现心理问题,可以把电话给对方,建议本人拨打;如果本人不愿意,也可以他人代打,但收集的信息比较间接,指导效果不一定好。另外,建议家人遇事和当事人一起分析商量,多陪伴,多倾听,多了解,如果担心帮不好忙,可以带当事人去医院就诊。
最后,王翠玲表示,希望未来全国能出台统一心理热线服务标准,相关部门和社会层面能在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投入持续、稳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各危机干预中心也应主动想法子,例如尝试留住稳定、专业的人才,让咨询员出门诊,做心理测查,丰富和变换其工作内容,减少职业耗竭,利于咨询员个人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