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关节中,骨骼表面覆盖着一层软骨,软骨、关节囊滑膜细胞能分泌黏液,起到润滑作用。但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衰老,软骨就像一个持续负重运转的轴承,逐渐老化磨损,表面坑坑洼洼,润滑油也不够了,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软骨下骨暴露、骨质增生,引起肿痛,也就是骨关节炎,尤其易发生在负重大的关节,比如膝关节。
膝关节主要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组成,并形成了3个腔室,前两者构成内侧间室。研究表明,90%的单个间室退变(老化)起于内侧间室。也可以说,大部分膝关节炎是从内侧开始的。
简单来说,人类和猫、狗等哺乳动物的肌肉骨骼系统很相似,但不同于它们的四肢行走,人类是两条腿直立行走,膝关节必须发展为伸直状态。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膝关节内下部出现了一个双面凹陷,尤其是前内侧,成为直立状态下的应力集中点。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外侧承受体重的35%,内侧承受65%,久而久之,内侧磨损更大,更易发生膝关节炎,进而出现关节内翻畸形,严重时还会形成“罗圈腿”。
既然先天因素无法避免,为了延长膝关节“使用期”,尤其是内侧,最好的方式是预防和早期发现。
首先,科学减重。跳跃动作中,膝关节瞬时承受的力量可达体重的6倍,因此,肥胖人群的膝关节承重更大,尤其是内侧,患关节炎的几率明显增加。适当减重有助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
其次,避免不合理的运动,以防关节磨损和受伤。爬山、登高等运动不是人人皆宜,临床中不少患者是爬山后得了骨性关节炎,不得已需手术治疗;太极拳中,半蹲或下蹲动作较多,也会对下肢关节产生较大压力。随着年龄增长,大家应逐步调整运动方式,以游泳、骑车和散步为主。此外,要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可换成软底鞋,以免增加踝膝应力,否则,时间长了也易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软骨磨损。
最后,及早发现关节损伤。膝关节炎主要有5个症状:关节痛,初期为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痛;关节僵,起床时出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很少超过30分钟;关节肿,患者可能出现手部关节的肿大变形,部分患者膝关节也会肿大;骨摩擦,膝关节活动时会有骨摩擦感,可听到较频繁的关节弹响;关节无力,行走时打软腿或关节绞锁。
需提醒的是,如果运动后出现膝关节疼痛,经休息4周后仍不缓解,可能是关节内损伤,比如软骨挫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