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吓一跳”新机理

2022-02-25 14:53:26

来源:生命时报

我们经常被周围突然的声音或触觉“吓一跳”,这种现象称为“惊吓反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刊登我国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惊吓反射的具体机理。

惊吓反射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本能防御行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熊伟教授课题组利用小鼠模型对声音等刺激诱发的惊吓反射展开深入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方法、体内电生理记录和环路追踪等方法,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耳蜗核(CN)—脑桥尾侧网状核(RtTg)—脊髓运动神经元”神经环路。该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吓一跳”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声音诱发惊跳反应,位于小鼠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就会大量激活,小鼠因此出现弹跳表现,其颈部及后肢肌肉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而且一旦此类神经元被抑制,小鼠就不会受到惊吓,步态和运动协调性等表现都会更趋近于正常。随后完成的病毒跟踪实验发现,谷氨酸能神经元可直接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并与脊髓运动神经元直接对接。

科学家表示,这项新发现是有关哺乳动物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与异常惊吓反射密切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慌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指明了新方向。▲(徐 澄)

关键词: 科学家发现 哺乳动物 吓一跳新机理 我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