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赵女士患2型糖尿病8年多,血糖一直控制不错,她还多次到医院检查排除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在一年前,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感觉眼前发黑,平时站久了也会感到头晕,起初以为是休息不好,去医院做各种脑部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且常规监测血压(卧位)正常,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眩晕等治疗后,眩晕症状仍反复发作。1个月前,她突然晕倒,3~5分钟后逐渐清醒,送往医院住院治疗,经查体显示,立位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卧位分别下降60毫米汞柱、30毫米汞柱,最后诊断为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DPH)导致的晕厥。
DPH是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晚期表现,常见于病程超过5年的糖尿病患者。当患者在3分钟内从卧位很快变到坐位或直立位时,出现收缩压突然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DPH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头晕、视力模糊、跌倒、晕厥、颈背部疼痛等,由于临床上认识不足,漏诊和误诊率极高,需要与以下4种疾病相鉴别。
低血糖:症状与DPH十分相似,但与体位变化无关,而且常有饥饿感。低血糖时检测血糖多低于3.9毫摩/升,进食后症状迅速缓解。
颈椎病:可引起晕厥,但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颈椎曲度改变和颈椎增生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通过颈部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诊断。
心源性昏厥: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疾病会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或排血暂停,进而造成脑缺血,引发晕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可协助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发作时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晕厥症状,但与体位变化无关。可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重视DPH,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DPH的治疗重在预防,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1.无浮肿和高血压时,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2.进餐后不宜立即起身和从事体力活动;3.睡眠时应将床头抬高20~30度;4.多饮水可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5.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保证30秒无头晕黑蒙;6.站立时可多交叉双腿,减少弯腰;7.对于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穿合适的弹力裤、弹力袜;8.一旦发病应立即就地坐下或躺下,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休息片刻后一般都能缓解。此外,中医通过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益肾的方剂以及针灸等方法,也可有效防治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