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抗过敏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抗组胺药。组胺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过敏相关细胞内的活性胺化合物,与过敏反应相关。抗组胺药物通过选择性地结合组胺H1受体,从而拮抗组胺,起到抗过敏效应,临床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及感冒、恶心呕吐与眩晕等过敏性疾病。
到目前为止,抗组胺药已进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药物主要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第二代主要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等;第三代药物有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疗效立竿见影,副作用也有不少,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4种:
1.中枢抑制效应,以第一代抗组胺药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镇静、嗜睡、困倦、乏力、幻觉、警觉性下降、烦躁不安、紧张、焦虑、失眠、头痛、头晕、缺乏协调和颤抖等,所以用药期间不能开车、高空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正因为它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现已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药物所取代。
2.抗胆碱能效应,可引起口干、眼干、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便秘、心律失常、升高眼压、视力模糊、散瞳、勃起功能障碍、尿潴留及排尿困难等,也会影响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导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3.心脏毒性风险,以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最常见。这一代药物会对心脏钾离子通道产生阻碍,从而影响心肌的复极化过程,出现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故有心脏疾病者慎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目前,部分有较明显心脏毒性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已逐渐减少临床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
4.其他副作用还包括:体重增加、头昏、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光敏感、瘙痒、荨麻疹、感觉异常、肌颤、肌痛、关节痛、水肿、惊厥、易激惹、癫痫发作、情绪紊乱、精神运动性损伤、面部潮红、吐字不清、转氨酶升高和肝炎等。
基于以上情况,患者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力求慎重精准,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嘱进行,切忌自行随意服用和盲目加量,若服用后身体出现不良影响、并发症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本报特约记者朱广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