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每逢节日,我们总是被大餐撑得不行。但等到第二天中午,就又能照常大吃大喝了。仔细想想,这真是挺奇怪的。
为什么我们在大餐之后还会感觉肚子饿呢?是因为吃得太多会把胃“撑大”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相并不是“尽管吃了大餐,但还是会饿”,而是“正是因为吃了大餐,才会感觉饿”。
但首先要弄清楚,这种饥饿感究竟从何而来。让你感觉想吃东西的那股冲动其实是体内多种生理变化的结果。
胃在饥饿时和饱腹时的大小的确有所不同。在消化食物时,胃会随之收缩,促进食物进入肠道中。而在食物和空气在胃里翻搅、进入肠道的过程中,胃会隆隆作响,即所谓的“腹鸣”现象。由于我们能听到、并且察觉到这种现象,我们往往将其视作肚子饿了的第一个信号。在腹鸣过后,胃便会在激素作用下重新扩张,做好再次进食的准备。
但进食并不会真的把胃撑大。胃的弹性很大,因此在结束一顿大餐后仍会缩回到之前的大小(大约1至2升)。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胃容量都很接近,不受身高和体重影响。
相比于腹鸣,激素的分泌很难被我们注意到。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Y和AgRP、以及胃分泌的胃饥饿素会盖过使我们产生饱腹感的激素,令我们产生饥饿感。
体型苗条的人体内的胃饥饿素水平往往较高,肥胖人群则往往较低。这可能有些与直觉相悖。你可能会以为,在进食更多的人体内,负责激发饥饿感的激素水平一定也更高。但这种矛盾恰恰反应了我们的内分泌系统是多么复杂。
虽然只有三种激素主要负责产生饥饿感,但负责产生饱足感的激素则有十余种之多。其中,GIP和GLP-1负责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几种激素负责减缓食物从胃中经过的速度,给身体更多的时间消化食物。有些人之所以体型肥胖、胃饥饿素水平却较低,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谢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餐食,而高水平的胰岛素会抑制胃饥饿素的分泌。
CKK和PYY两种激素是减少饥饿感的关键。在做了缩胃手术的人体内,PYY水平总是特别高,导致食欲减退。
此外,尽管胃会通过激素系统告诉大脑自己是否已经“腹中空空”,但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每天的特定时段进食,这也会加强自己的饥饿感。因此,就算我们在午餐时大吃了一顿,到了晚饭时还是可能会饿。
“如果你总是吃完饭后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身体就会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和‘吃好吃的’关联起来,导致你只要坐在沙发上,就会产生吃东西的欲望。”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卡洛琳恩·范登阿科尔(Karolien van den Akker)指出,“哪怕在你吃饱喝足、能量满满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范登阿科尔指出,吃得太多本身并无坏处。和暴食症不同,过度进食不会与恶心、罪恶感和羞耻感联系在一起,只是个不好的习惯而已。但这种后天习得的、对食物的渴望可能会使节食变得非常困难。
当我们将食物的美味(特别是高糖分食品)与特定的时间、气味、景象和行为联系在一起时,一旦我们开始渴望这种食物,就能立即回忆起享用它的感觉。这不禁能激发心理反应,还能激发流口水等生理反应。
你也许听过“巴甫洛夫的狗”这项实验。巴甫洛夫会在喂狗的同时摇响一只铃铛。最终,狗只要一听到铃铛响,就会开始流口水。而人类在这方面并不比狗高明多少。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和方块等等。受试者看到方块时,便会拿到一块巧克力。此后每当他们看到方块图形,就会开始想吃巧克力。就像狗一样,人类也能通过后天调训、在接受到简单提示时产生对食物的期盼。
“这种关联很快就会形成,并且只要一小块巧克力就能做到。”范登阿科尔说道,“产生这种欲望似乎很容易,但戒除很难。你的身体会记得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吃了一块巧克力,而只要重复几天,这种渴望就会变为一种日常习惯。”
有时连情绪也会成为激发食欲的机关。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心情不好或身体疲劳时,自制力容易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就会与美味的食物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关联。因此每当你情绪不佳,就会产生对食物的渴望。”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在产生特定情绪后立即进食,任何情绪都可能激发食欲,哪怕是正面情绪也会如此。并且有大量证据证明,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时总是吃得更多。哪怕是你在戒酒、特定的场合、在餐桌旁边待的时长、以及其它许多因素,都会导致我们在社交时吃得更多。也许与朋友聚餐的愉悦感让我们更难专注于控制进食量。实验显示,只要有人和你边说边聊,哪怕你只是在吃一碗简单的意面,也会吃得更多。
这一事实对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范登阿卡尔表示:“我们帮别人节食时,总是把重点放在让他们‘忘掉’对食物的渴望上。我们还想确保他们明白,吃到某样美食并不意味着第二天还要再吃一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其它研究显示,一旦打破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很有可能重新陷回坏习惯的泥潭。
综上所述,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在享用了一顿大餐后还会感到饥饿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胃被撑大了,而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在特定场合吃得过多。在节日大餐的第二天,只要大脑接收到了与美食相关的提示信息,比如气味、景象和声音,就会做好准备开始第二轮大吃大喝。(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