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什么时候去世(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 相关资料如下文

2023-06-01 17:15:44

来源:互联网

霍金何时去世(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

2006年6月19日,北京,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图/视觉中国

最让我感慨的是,他的身体残疾很少见,但他的心灵却在旅行太远空,以光速飞行,走得比谁都远。相比之下,我们很多普通人身体强壮,但我们的思想却一辈子局限在轮椅上。——作家刘


【资料图】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14日凌晨在英国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

据《卫报》报道,霍金的家人当天早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写道,“我们亲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持续许多年。他的勇气和坚持,以及他的才华和幽默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他曾经说过,如果这个宇宙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宇宙。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作品有《时间简史》、《壳中宇宙》、《大设计》等。霍金生前是剑桥大学理论宇宙学中心的研究主任。

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一种不常见的早发型和慢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当时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了。但医生的预言并不准确,霍金继续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他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孩子。

霍金的身体因运动神经元疾病而逐渐瘫痪。去世前,他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能依靠语音合成器与人交流。

霍金一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与罗杰·彭罗斯合作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框架内的彭罗斯-霍金奇异性定理,以及他对黑洞辐射的理论预言(又称霍金蒸发理论)。他还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荣誉院士,教皇学院的终身成员,美国总统的更高平民勋章“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

霍金分别于1985年、2002年和2006年三次访华。2016年4月12日,霍金开通微博,向中国网友问好。短短一天,微博粉丝数突破200万。截至昨日,粉丝数已达480多万。

成就

“继爱因斯坦之后社会影响力更大的科学家”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苗介绍,奇点定理、霍金蒸发理论(又称黑洞蒸发)、宇宙量子起源研究是霍金一生的三大学术贡献。《时间简史》等科普作品通过悠游资源网激发了大众对宇宙的兴趣。

发现“黑洞不黑”

“霍金的之一个学术贡献是他还是博士生时就和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一起证明的奇点定理。”李苗解释说,奇点定理认为宇宙必定起源于一个奇点。至此,空和时间消失,物质密度无穷大,所有物理定律失效,包括通常用来研究宇宙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理论也在奇点附近失效。过去,物理学家一直试图将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合起来,但都没有完全成功。奇点定理着重于两者的融合。

李苗认为,霍金对物理学的第二大贡献是他在70年代初独立发现黑洞有辐射,不黑。“通常我们认为黑洞是完全黑的,不发光,但是霍金把量子力学应用到黑洞附近,发现黑洞不黑,辐射包括光在内的所有基本粒子。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霍金蒸发或黑洞蒸发。”

目前天文学家还没有观测到这种辐射,也就是说霍金的蒸发理论还没有得到证实。李苗说,原因是黑洞的悠游资源网质量通常比较大,至少是太阳的几倍。根据霍金的研究,黑洞质量越大,辐射速度越低,温度越低。比如一个数倍于太阳质量的黑洞,其温度只有十分之一度(绝对温度),远低于无处不在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只有当黑洞的温度高于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时,它才能被观测到。“但是物理学界还是普遍认可这个理论。而这个发现也让物理学家更加重视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融合。”

李苗说,霍金对宇宙量子起源的研究,虽然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可以算是霍金的第三大学术贡献。“他认为宇宙不需要设定原始状态。宇宙是自洽的,是通过量子涨落蹦出来的。这个理论叫做无界理论。”

李苗认为,霍金一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有三大贡献,其中奇点定理和霍金的蒸发理论已被全世界物理学家普遍接受,而对宇宙量子起源的研究尚未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

贡献更多的社会意义。

李苗认为,霍金对人类的贡献除了学术上的成就,更多的在于其社会意义。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出版。从研究黑洞开始,它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这本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了1000多万册。但由于内容极其艰涩,在西方被戏称为“看不懂的畅销书”。

“虽然书中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但它引起了许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尤其是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以及他们探索宇宙的热情。”李苗说,霍金后来的学术成就很少,一年只发表一两篇学术论文,对物理学界的影响远不如以前,但他的社会影响和贡献很大。“可能是继爱因斯坦之后,公众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总结

三次访华掀起霍金热

1985年,43岁的霍金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邀请之一次来到中国。这次中国之行,霍金做了两次演讲,一次是关于黑洞形成理论,另一次是关于“为什么时间总是往前走”。中山大学天文与科学空研究院院长李苗回忆说,他曾多次在学术场合见过霍金,包括之一次访华。"他坐在轮椅上,在助手的帮助下艰难地登上舞台。"

黑洞蒸发理论给科幻小说创作带来很多启示。

2002年8月,霍金应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邀请再次访华。在杭州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霍金发表了题为《膜的小说世界》的演讲。据媒体报道,演讲持续到当天下午1点,3000多人的会场直到演讲结束依然座无虚席。演讲结束后,会议大厅响起了五分钟的掌声。

时隔4年,霍金于2006年6月再次访华,赴北京参加国际弦理论大会并讲述“宇宙传说”。霍金当时说:“虽然我的身体受到严重限制,但我的思想可以自由地回到时间的开端,进入宇宙的黑洞。人的精神是没有限制的。”

每次霍金访华,都掀起一股“霍金热”。刘,中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是霍金的“粉丝”。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创作深受对宇宙学有深入研究的霍金的影响,普通人很难真正理解。他关于黑洞蒸发的研究成果给科幻小说创作带来了很多启发。

数十万微博网友自发留言缅怀。

刘并不是中国唯一的霍金爱好者。2016年4月,霍金开通新浪微博。如今,粉丝超过480万。昨天,数十万微博网友自发在他的微博页面上留言缅怀。

霍金的微博修复于2017年11月24日。在他的最后一条微博中,他回答了李淑昕的问题,他说:“他的问题让我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我希望当你追求科学和其他理念时,这样的好奇心和信心能够继续。”

关键词: 若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