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介绍 全球股市暴跌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3-04-11 10:09:45

来源:汇世网

全球股市暴跌介绍

2020年3月12日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本周达到新高,美股市被“血流成河”。一周两次熔断出现,11年的牛市结束了,美国股市在3月12日进入技术性熊市。而因为是全球性事件,全球股市暴跌接踵而来。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股市都相继触发了“导火索”。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一周内期货13个国家的股市或股指均已触发“熔断”机制,全球30多个股市已进入“技术性熊市”。金融市场的恐慌蔓延得比流行病还快,“黑色星期一”变成了“黑色一星期周”。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美国,在内的13个国家的股市或股指期货近日纷纷爆涨。

全球股市暴跌.jpg

3月12日,在美股市的影响下,巴西股指暴跌12%,这引发了本周的第三个导火索。

3月12日,加拿大股票指数一度下跌10%,这引发了本周的第二次导火索。仅在14天内,加拿大股市就跌入熊市。

3月12日,墨西哥IPC股指下跌7.03%,停牌15分钟。

3月12日,泰国证券交易所指数大幅下跌,引发导火索,收盘时下跌10.40%,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3月12日,菲律宾股市跌破10%,引发导火索,收盘下跌9.71%,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3月12日,印尼股市下跌超过5%,这触发了停牌机制。

3月13日,巴基斯坦股指大幅下跌,连续第二天触发导火索机制。

3月13日,印尼盘中股市暴跌逾5%,连续第二天触发熔断机制。

3月13日,韩国综合指数开盘时暴跌8%,引发了一股导火索,交易恢复后跌幅仍超过9%。

3月13日,日本东证REIT期货指数再次触发导火索;当日,日经225指数暴跌逾1700点,跌幅最大,为10.06%,创下30年来的纪录。

3月13日,印度俏皮股指期货的跌幅扩大至10%,触到了导火索。

3月13日,斯里兰卡科伦坡股票连续第二天触发导火索,停牌30分钟。

股票市场融合机制是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时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始于美国,随后被许多国家效仿。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融合机制。2016年,中国曾短暂引入熔断机制,但由于二次熔断在4个交易日内触发两次,该机制被暂停。熔断是什么意思啊做过详细的介绍。

一次又一次融合,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恐慌蔓延。反映全球股市整体市场状况的明晟MSCI全球指数较2月份的峰值下降了20%以上,并在趋势上进入技术熊市区间。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30多个股市进入了“技术性熊市”。所谓技术熊市是指股指从最近的高点下跌了20%以上,熊市是技术上成立的。

全球股市暴跌背后原因是什么

首先,美国在3月11日晚9点宣布,他将在不限制英国的情况下,对欧洲26个国家实施30天的旅行禁令。这一禁令是在没有事先与欧盟国家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的,这震惊了市场,并随机引发欧盟方面的谴责,称其为“单边主义”。这一禁令导致欧美股市暴跌,尤其是航空股,波音下跌15%,美航空下跌10%以上,美国航空集团下跌12%;欧洲股市全线暴跌。

其次,欧洲市场未能预期降息,央行12日发表声明称不会降息,保持三个关键利率不变。尽管有支持银行贷款和购买资产的计划,但工具有限的欧央行,无法让市场购买,股市再次跳水。

全球股市暴跌对于A股影响也会深刻的,不可能不受其影响。美股市崩盘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外流、海外供应链冲击和全球需求收缩。

1.资本市场外流

随着海外股市的下跌和VIX波动的加剧,外资开始流出中国股市。从疫情初期持续的大规模净流入来看,外资的撤出是因为后院起火,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来自中国制造业确立的全球竞争优势和负责任的开放态度。因此,受到冲击后,国际资本自然会重新流入中国资本市场。

2.海外供应链受到影响

有限的海外供应将导致整个产业供应链停止,这将限制中国生产的恢复。但是,它的影响滞后于目前并不显著的疫情,但有可能在3月下旬和4月开始发酵。

总体而言,产业的全球化效应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化工及化工产品制造等行业表现明显,这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和电子产业链“领跑全身”的原因。

3.全球总需求萎缩

消极因素将大幅减少外国游客数量及相关消费,并将对中国的旅游业、航空业、酒店业、零售等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商品价格的下跌反映了全球总需求的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出海以外的投资和消费活动预计会下降。出口份额相对较高的工业受到外部需求下降的相对不利影响。

关键词: 全球股市暴跌 全球股市暴跌背后原因 全球股市暴跌介绍 全球股市暴跌背后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