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过半,为帮助产业精准把脉趋势,探索期现融合发展,由期货日报主办的“期货大家谈”2022年大宗商品年中峰会在7月1日拉开帷幕,在峰会开幕首日举行的“有色专场”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业分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作了题为“镍、钴、锂产业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的专题讲演,为众多专业投资者和业内产业机构带来镍、钴、锂市场的深度思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聚焦战略资源保障
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击国际经贸关系的背景下,“黑天鹅”与“灰犀牛”乱舞,大国博弈加剧导致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发生,全球化分工迎来重大挑战,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国际金融市场遭遇空前冲击,上半年引发国内外惊呼的伦镍逼仓事件,也仅仅是历史性变革下的一个小小缩影。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变革将原本所有的‘句号’化成‘问号’。”徐爱东说,从经济文明发展的变迁来看,中国经济经历了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现在正向着绿色化迈进,这带动了新能源及相关金属矿产市场的大跨步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大趋势,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预计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动化将成为未来影响镍钴锂为代表的金属矿产市场最主要的驱动力!
徐爱东表示,包括铜、镍、钴、锂、稀土在内的多种有色金属品种均是新能源领域所需的关键性矿产资源,受资源禀赋和开发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及韩国等经济体的重要矿产资源都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全球易于开发利用的资源快速消耗,而新能源相关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保障新能源领域战略资源的供给安全,成为各国都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为此,上述多国近年来都在加强战略矿业资源的安全保障,重新编制本国关键矿产清单,并针对相关资源保障和供应链安全问题提出了诸多解决措施。
以美国为例,2021年美国能源部发布了《美国国家锂电发展蓝图2021—2030》,并推出政策性目标以完善本国在锂电池和相关金属资源的安全保障,包括:第一,确保获得关键矿产及精炼材料供应,或相关替代方案,以满足商业和军事应用;第二,在美国本土建设相关材料加工基地优先满足本国所需;第三,加大锂电池相关政策激励,支持美国本土电极、电池芯和电池组产线布局;第四,确保关键材料规模化回收以及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除锂电池领域,美国也没有放过镍、钴、稀土等具有战略价值的矿业材料和先进产能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9月,美国便签署行政号令增强对关键矿产的保障,以打造本土供应链多样性防止外国对手的关键矿产对美国供给链的威胁,其中镍钴稀土等具有战略价值的矿业材料是重点,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行政令,要求对美国半导体、新能源电池、关键矿物和医药用品四大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弹性进行评估,并在100天内提交报告。这份所谓的“百日报告”由美国商务部、能源部、国防部以及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共同参与评估,并最终在新能源电池和关键矿物领域提出五大强化举措:一是加大支持美国本土锂提取产能建设;二是加大支持美国本土镍钴回收能力;三是加大在盟国投资镍的精炼项目;四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钴供应;五是加大与盟国合作开发稀土的部署。
美国近年来从多方面加大关键领域产业布局和本土战略资源的保障,也引发其盟国跟风,包括长期依赖海外原材料进口的韩国也下定决心加大对稀缺资源的保障,韩国政府此前公布了“K—Battery”发展战略,豪掷354亿美元,目标在2030年成为下一代二次电池领域世界引领者,其中相关举措包括要在本国构建稳定的二次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资源保障,通过多方合作加强对海外矿物资源获取,并改善改善本国资源储备系统。此外,韩国考虑将存在供应紧缺忧虑的钴品种储备量扩大2—3倍,并将根据情况扩大多种具有战略价值资源储备。
徐爱东强调,新能矿产资源越发受到重视,这与各国能源转型密不可分,全球各大经济体集体瞄准了新能源汽车电池高度相关铜、镍、钴、锂、稀土等相关矿产资源,是因为这类战略性资源对国家发展和行业变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上述资源在全球分布极为不均,我国除稀土储量占位居世界第一外,其他多数矿业资源储量都难以保障国内产业运行所需,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是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资源进口国。
长线思维布局海外,中国资源保障建立优势
随着镍、钴、锂为代表的新能源矿业资源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产业竞争的焦点,中国在这场全球产业资源博弈竞争中如何把握住时代机遇?针对这个问题,徐爱东以提纲挈领的市场分析和详细具体的数据作了解答。
从全球新能源相关矿业资源分布来看,南美地区智利、秘鲁拥有世界最多、最好的铜矿资源,南美锂三角(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占据全球锂资源储量的56%,东南亚地区印尼占据全球镍资源储量的22%,非洲地区刚果(金)则提供了全球绝大多数钴资源供应,南非则在全球铂资源储量占比达到91%。
徐爱东表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全球新能源相关矿业资源进口第一大国,2021年我国进口的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达到30万吨,镍矿达到4354万吨,锂精矿达到200万吨,均高居全球第一。此外,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镍、钴、锂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为了防止海外资源“卡脖子”问题,近年来不断鼓励国内企业以长线思维布局海外,力求在海外资源保障上建立稳定渠道和安全保障。
从全球主要大宗资源品的需求来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2020—2021年全球资源需求呈现总体萎缩和结构分化,其中能源、大宗矿产消费下降,但新能源矿产消费却逆势快速增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能源总消费下降4.5%,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年度降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品种年度消费分别下降9.5%、3.9%和2.1%;而以风电、水电、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整体年度消费逆势增长9.7%;在金属矿业领域,铁、铝两大主流品种分别微降0.2%和0.7%;而借新能源行业带来的消费刺激助推,铜、锂、钴三大金属品种分别增长6.2%、15.3%和7.3%,到了2021年,这三个金属品种消费延续升势,年度消费增长分别达到3.2%、48.4%和18%。
在她看来,新能源汽车消费井喷式增长极大带动了相关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上游镍、钴、锂、铜、稀土等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于全球新能源矿业的发展和机遇尤为关注,预计2020—2030年,镍、钴、锂品种在新能源领域年均消费增速将分别在28.4%、21.7%和27.3%,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徐爱东表示,在全球资源分布不均衡、未来供应要追上需求快速增长难度不小的背景下,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包括“本国战略矿产资源保障的重点方向在哪儿”“海外资源开发项目的风险如何管控”“如何建立良性互补的国内外资源供应保障”等多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近年来践行“持续积极投资海外资源、打通新能源产业链形成合力”的战略思维,对镍、钴、锂、铜等新能源相关海外资源开发进行重点布局。
以镍、钴、锂为例,近年来中国企业奔赴海外开发相关资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前我国镍、钴、锂等新能源金属对外投资已超过国内的权益储量,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镍方面,中国企业已在印尼获得镍资源权益量近千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0.5%,相当于是我国镍资源量的近4倍,其中在印尼投产的原生镍产量占到全球的33.7%,是国内的1.3倍;在钴方面,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钴项目约30个,拥有钴权益储量800万吨,矿山钴金属产能10.5万吨,2020年全球十大的钴矿山企业里中国企业有四家,钴冶炼产能在全球约占70%;在锂方面,截至2021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锂资源金额超600亿元,形成权益储量达4083万吨LCE,形成锂精矿产能304万吨(SC6%)、碳酸锂产能(含在建)25万吨、氢氧化锂产能(含在建)4.8万吨。
徐爱东表示,尽管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在镍、钴、锂、铜等品种方面缺乏资源,然而我国产业链企业在南美、东南亚等多个地区进行大量资本并购及合作开发,通过海外资源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相关产业链所需,我国部分平衡了国内外资源不平衡,至少中国目前在镍钴锂铜等品种的海外资源布局方面不落后于欧美日韩,而我国的明显优势在于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因此,尽管我国对外资源依赖较大,但在全球产业链资源布局中已建立一定优势。
当然,我国对海外资源依赖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徐爱东坦言,近年来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使得多个国家大幅提高了外国投资审查框架的门槛,部分国家原矿禁止出口,或者对矿产资源加征关税,这类政策变化值得中国企业重视。此外,在境外投资过程中,一些社区工会矛盾的处理不当会影响境外项目的运营,上述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但并不会影响中国布局海外资源的战略。她认为,中国企业对资源被卡脖子的问题可以做些未雨绸缪的工作,但不必被风险吓住,因为用好国内、国际两大资源供应链渠道是保障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资源供应安全的核心所在。
前景光明但任重道远,企业应重视风险管理
在阐述了上述产业特点和热点问题后,徐爱东分别就全球镍、钴、锂市场供需平衡以及未来价格展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她在看好镍、钴、锂相关新能源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表达了相关原料价格在快速上涨后,价格或将逐步回归长期基本面的观点。
镍市方面,徐爱东认为,近期海外激进加息等外部因素成为触发镍价理性回归的“扳机”,内因则是全球疫情导致镍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同时高镍价刺激印尼新建项目产能计划扩张。展望后市,她预计下半年镍价将从二季度伦镍逼空导致的虚幻上涨模式中逐渐回归基本面主导,印尼低成本的湿法和火法项目投产后,全球低成本的镍产量占比增长将抑制价格上涨空间,全年国际镍价均值或在25000美元/吨左右。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徐爱东表示,俄乌战争加大地缘政治风险,战略金属需求得到额外的支撑,叠加全球碳中和概念带来的成本上移,未来镍价中长期或在15000—16000美元/吨一线会得到较强的支撑。
锂市方面,2022年锂原料供给面有明显改善,全年原料环节增量有望超过20万吨LCE,而冶炼环节产能相对充足,因此锂盐供应有望跟上消费节奏。此外,锂下游EV、储能端继续高速增长,虽然高价抑制传统消费将导致全年锂消费增幅有所下降,但消费总量仍有大幅增加。展望后市,她预计2022年锂市场整体供应略有过剩,短期价格将维持高位振荡,全年锂均价在45万元/吨左右,到2023年锂价有望逐渐下行。
钴市方面,自2022年开始,电池行业用钴出现分化,EV领域占比将超过3C,成为第一大钴下游消费领域。她表示,2022年因需求不旺钴价出现下滑势头,5月中旬国际钴价自40美元/磅下跌至目前的32美元/磅左右,国内电钴价格也跟跌至40万元/吨左右,预计下半年国外钴原料端供应基本恢复正常,且印尼逐渐成为全球钴原料稳定的供应国,主要经济体消费有望逐渐恢复,但是由于下半年消费难以弥补上半年的损失,钴价未来将出现逐渐回落的态势。
整体来看,徐爱东认为,由于2022年全球经济前景转弱、产业新能源转型节奏有变,近阶段镍、钴、锂价格在前期累计较大涨幅后已出现不小的高位回撤。面对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大涨大跌,她认为相关产业需要加强对镍、钴、锂价格监测和风险管理,尤其是国内相关企业应强化供应链体系和价格风险应对预案。
对于期货市场如何服务上述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未来钴、锂两大新能源金属在国内上市期货品种的问题,徐爱东认为,需要关注到与传统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不一样的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镍、钴、锂等盐类或者氧化物市场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电镍、电钴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锂则是直接就以碳酸锂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一些金属盐可能还是危化品,对仓储物流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因此,以金属态产品为交易主体的思路可能要有所改变。
她同时表示,将积极配合各期货交易所适应新形势,做好产业和行业研究的基础支撑工作,期待期货市场能在未来服务钴、锂等新能源相关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贡献更多的力量,尤其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钴锂消费市场,一直以来都在争取买方定价的权力,希望能够通过上市新的期货品种来进一步增强中国价格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 全球聚焦战略资源保障 战略资源保障 战略资源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