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油一度下探110美元关口!伊核协议将于未来72小时内签署

2022-03-04 09:18:10

来源:金十数据

周四,美盘前,美、布两油短线跳水约4美元,随后短线反弹约2美元。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110美元/桶,日内大跌4%,此前曾升至119美元/桶上方;WTI原油一度较日高回落逾7美元,日内跌逾3%,此前触及116美元/桶,为2008年以来首次。

NYMEX最活跃WTI原油主力期货合约北京时间3月3日21:54一分钟内买卖盘面瞬间成交5004手,交易合约总价值5.44亿美元,具体情况请查看金十数据网站右下方成交量。

消息面上,伊朗石油记者RezaZandi表示,收到决定性消息称,未来72小时内核协议将在维也纳签署。即使可能需要几天左右的时间,但似乎可以确定的是协议将会达成。伊朗能源部长乌吉表示,一旦达成核协议,伊朗的石油生产就能在一两个月内达到最大产能。    此前,由于担心俄罗斯能源出口成为制裁目标,油价一路高歌猛进。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JenPsaki)周三表示,美国现在非常愿意考虑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实施制裁。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因乌克兰事件,对包括俄石油公司、俄气公司、RT电视台在内的所有俄罗斯国有企业实施制裁。白宫也表示将针对俄罗斯炼油行业实施出口管制。另据华尔街日报,预计拜登将禁止俄罗斯船只进入美国港口。

市场对俄罗斯原油断供的担忧自西方宣布SWIFT制裁后就开始急剧升温,能源方面的研究主管AmritaSen周三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银行制裁,预计约70%的俄罗斯原油出口无法进行,也就是380万桶/日的供应。

在俄罗斯被制裁导致的贸易中断和航运问题引发供应担忧的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跌至多年低点,库欣原油中心的储藏量处于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的战略储备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此外,OPEC+增产意愿不足,忽视原油消费国要求增加原油产量的呼吁,坚持维持增产40万桶/日的计划。

然而,在持续攀升后,油价后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虽然有一些投行开始唱多油价,但高油价能持续多久还是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高油价并不符合美国当前的利益。美国当下最大的问题是通胀,而油价的高企,意味着全球供应链更紧张,成本更高,或进一步推升通胀。因此美国不会希望油价中长期保持高位。看多油价的投资者需密切留意美国方面的动作。

目前美国手上的一张“王牌”就是伊朗原油供应的回归。伊朗媒体Nournews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将于周六访问德黑兰,暗示这可能有助于为伊朗与主要大国重启核协议铺平道路。不过,RBCCapital分析师HelimaCroft警告,伊朗核协议尚未达成,并且其提供的石油也无法弥补俄罗斯方面的损失。

原油“空头”花旗“翻车”?

当市场纷纷看多油价时,花旗银行却在看空原油,而如今看来,该机构已经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一个月前,花旗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EdMorse表示,他建议投资者做空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并预测美国石油在今年年底将“处于低位”,同时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他预计欧洲也不会出现天然气供应紧缺。当时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美元/桶。然而,本周四,花旗银行宣布以11.5%的亏损斩仓原油空单:

“我们在2月3日建立的2022年12月(COZ2)ICE布伦特短期期货空单交易中触及92美元/桶的止损点,亏损11.5%。”

花旗认为,尽管市场对原油走势的前景仍未达成共识,但原油期货价格短期内还是会受到俄乌冲突升级、供应链风险溢价扩大等因素的影响。

随后花旗表示:

“由于现货油价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破125美元/桶,导致我们不得不暂且搁置做空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再次做空能源市场。”

油价高升后就是坠落?

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分析显示,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的轨迹与2007-08年如出一辙,当时油价曾触及每桶150美元的创纪录高点,随后需求锐减,价格在全球经济衰退中暴跌。    MUFG新兴市场研究主管EhsanKhoman表示:

“鉴于石油极度短缺,油价与边际供应成本脱节非常严重,以至于它们正走向普遍存在需求破坏的水平。今天的石油市场正在上演供应短缺的剧情,俄乌冲突只是加剧了今天的极端供应短缺。”

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后需求的急剧复苏,发达国家的石油库存一直在稳步下降。国际能源机构(IEA)成员国周二同意从战略储备中协调释放6000万桶石油,但未能平息飙升的油价。与此同时,随着欧佩克及其以俄罗斯为首的盟友提高产量目标,可以在短时间内启动的全球备用产能一直在减少。

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Malek在研报中写道:

“任何制裁升级或意外的原油供应短缺(如已经出现的买家暂停购买俄罗斯原油)均导致我们很容易得出短期内油价还会飙升到更高位的结论,并加剧人们对通胀高企的担忧,且几乎没有其他办法降低通胀。”

基于上述情况,道明证券表示,关键基准原油(WTI原油、布伦特原油等)飙升至145美元/桶都是大概率事件,而此类行情上次出现的时间是在2008年夏天。

道明证券表示,虽然迄今为止的对俄制裁均在避开能源贸易领域,但将俄罗斯踢出SWIFT支付系统的行为依旧扰乱了大宗商品的供应。且此类大宗商品很难寻找其他的供应商。鉴于此,若对俄制裁或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短缺,那么原油还有25美元的上涨空间。

Malek表示:

“然而,从长远来看,目前110美元/桶或更高的价格可能是昙花一现的,因为有些许途径是可以降低原油供应短缺的风险,并减少对俄制裁的影响,同时缓和原油稀缺性的。毫无疑问的是,高油价也会破坏市场的原油需求。”

金融博客零对冲认为,道明证券的该言论是在传达一个观念:原油短缺会导致市场失衡并破坏市场的原油需求,进而导致原油生产行业规模不经济,并最终转化成经济衰退的助推力。

道明证券的研报也的确隐晦的表达了这一观点: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对市场的预测都是错误的。即使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下一步货币政策是加息,但还是有理由怀疑他们会在今年再次转向货币宽松政策。”

金融博客零对冲总结道,若油价真如道明证券所言飙升至150美元左右,那么油价也不会长期保持于此高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