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京东旗下“京东数科”已进行重组,并可能会从上海科创板撤回其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
据两名匿名知情人士表示,自今年1月份吸收了京东旗下人工智能(AI)和云计算业务后,京东金融科技部门已经从京东数科(JD Digits)更名为京东科技(JD Technology),并可能在未来重新提交上市申请。
一位参与上市讨论的知情人士称,京东科技认为撤回IPO计划是合适的,因为自首次提交上市计划以来,其公司名称、业务和高管团队都发生了变化。
另一位知情人士说,京东科技推迟上市不会对母公司造成沉重打击,因为投资者相信该公司的业务前景非常好,不太可能迫使母公司进行全面收购。京东持有京东科技36.8%的股份,两家公司都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京东科技的IPO申请已被搁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既没有批准也没有拒绝该申请。
京东金融科技部门于2013年被分拆出来,过去三年中至少已经更改了两次名称,在2018年之前,该部门始终被称为京东金融(JD Finance)。
2020年9月份,京东科技(当时名为京东数科)提交申请,拟通过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人民币(约合31亿美元)。但两个月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新规,特别针对面向消费者和小企业的在线小额贷款企业。
京东数科在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去年上半年43%的收入来自在线消费贷款和现金贷款服务(白条和金条),比2019年全年占比38%相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该公司上次披露IPO信息还是在2020年10月12日,当时它在长达261页的文件中回答了上海证交所的疑问。
三周后,中国监管机构叫停了蚂蚁集团在上海和香港的两地上市计划,该公司寻求筹集396.7亿美元,这将是全球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当时,距离蚂蚁集团股票开始交易仅剩48小时。
自那以来,监管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对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进行规范,显著改变了蚂蚁集团、京东科技以及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商业环境。
其中一项新规定要求,网络贷款机构在与银行合作提供的单笔贷款中,出资额必须至少占到贷款总额的30%。他们还必须提供50亿元的注册资本,才能提供跨省网络贷款。个人贷款上限为30万元,或过去三年平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以较低者为准。
这些规则可能会影响京东金融科技业务的盈利能力,比如迫使该公司缩小规模,或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其雄心。德恒律所上海办事处合伙人赵志东表示:“除非金融服务不再是京东科技的主营业务,否则它必须进行重组,以遵守小额贷款监管规定,就像蚂蚁集团那样。”
京东科技已经加快了业务转型,将京东首席合规官李娅云提升为该部门的首席执行官,以取代陈生强。
不过,对于京东科技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坏消息。科创板在上市审批方面变得更加灵活,并且接受非盈利公司的上市申请,并建立了以注册为基础的上市制度。
赵志东称,京东重组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努力也突显了其面对的严峻局势。他表示:“如果该公司只是通过将云计算技术推向前沿来微调其业务,在律师、经纪人和投资机构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京东科技仍有可能获得IPO批准。但如果该公司希望以金融科技公司的身份上市,那么它将需要进行重组,以符合监管规定。”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