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耘智突然调减7成募资IPO命运多舛

2019-11-18 11:43:18

来源:中国经营报

随着区块链概念再起强风,境内外资本市场对一些此前敏感题材的接受度似有松动。比特币矿机生产商嘉楠耘智自10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后旋即成为业界焦点。11月14日,嘉楠耘智第三次更新招股书。

对于业内流传的“已开始发送请帖”以及“将于11月21日上市”等消息,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有确定上市时间并否认“已派发邀请函”。不过业内人士推测,该公司大概率将在11月底登陆美股市场。

记者注意到,中央高层定调区块链技术几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此前位列淘汰产业类别的“虚拟货币挖矿”删除。

在此背景下,以矿机产销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周期性公司是否能够得到认可,这类企业又如何完成向技术和应用的“转身”?嘉楠耘智的上市命运牵动着紧张等待下一个利好的加密数字货币圈。

上市三度受阻:“比特币”概念过于前沿?

根据第三方机构Frost&Sullivan数据,截至2019年上半年,嘉楠耘智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的设计者和制造商,出售的比特币矿机算力占全球21.9%,公司超过99%的收入来自于比特币矿机和相关销售。

最新招股书显示,嘉楠耘智募集金额由此前最高不超过4亿美元调整至9000万~1.1亿美元,每股定价9~11美元,较前次港交所IPO申请时大幅缩水。

在此次叩门纳斯达克之前,嘉楠耘智已对资本市场尝试发起过三次冲击,但均遭遇失利。2016年,鲁亿通(12.400,0.27,2.23%)(300423.SZ)拟作价30.6亿元收购杭州嘉楠耘智引发关注,最后以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动为由终止交易。2017年8月,嘉楠耘智转战新三板,在被多次问询后最终主动放弃。2018年,其在港交所申请IPO则以期限失效告终。

对此,孔剑平对记者表示:“此前公司在任何市场未成功IPO不是被否决,而是因为矿机厂商的下游产业(加密数字资产)在传统审核机构眼里可能过于前沿,审核机构对它们还不够了解,这也直接影响了矿机厂商IPO的进度和结果。”

比特币需要依靠计算机算力来生产,矿机厂商一度与交易所并列为币圈最赚钱的机构。但这类机构的上市之路一直不太顺利。在目前市场上的矿机三巨头中,除嘉楠耘智外,比特大陆和亿邦国际也同样曾在港股IPO中折戟。今年1月底,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矿机商不符合港交所“上市适应性”核心原则。彼时李小加给出的理由是:“你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元,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还没有任何业绩。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

这也道出资本市场对矿机公司核心业务模式的疑虑——由于业务直接受比特币价格波动影响,因此业绩具有极大周期性和不可持续性。

根据嘉楠耘智招股书数据,在2018年比特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其营收下降,由盈转亏。2017年到2018年,嘉楠耘智的总收入从13.08亿元增长到27.05亿元人民币,但同期净利润从3.76亿元降至1.22亿元,降幅67.4%。2019年上半年,其总收入跌至2.89亿元,亏损3.3亿元。而2018年同期,其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9.47亿元和2.17亿元。整体来看业绩波动性较大。

根据DataLight研究数据,虽然中国仅占全球比特币联接节点总数的3.9%,但却拥有全球90%的矿机。如果从商业模式看,类似矿机厂商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缺乏对标机构,很难讲出极有说服力的故事。

根据嘉楠耘智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客群来自于国内。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9个月,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占比达到91.5%、76.1%及79.8%。“倘若中国有关比特币采矿或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环境出现不利发展,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区块链风险投资机构BlockVC创始人徐英凯告诉记者,对于矿机厂商类公司,矿机研发和升级、供应链整合、矿机渠道销售和资金链管控等能力是核心关键点。“之前资本市场主要顾虑是数字资产周期性过强,矿机厂商的永续经营能力不确定,加上持有大量数字货币的财务投资财务上很难定义,新业务如AI芯片处于早期阶段风险过大。”

在孔剑平看来,合规问题依旧是矿机厂商IPO的最大阻碍,其次是下游产业过于前沿。

从目前下游产业看,一些利益相关的从业者看好政策面数字资产相关产业的前景。从事数字资产基金业务的BBShares CIO李天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国香港地区已经在酝酿针对数字货币基金的监管沙盒,业内估算在6~9个月内正式发牌(9号牌,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资产管理类牌照)。“只要港交所发牌,合规的交易所都会逐渐对这个业态打开市场。此前很长时间里,市场上其实不知道合规的标准和边界在哪里。”

如今强调AI:应用仍缺突破

不过,公司的业务调整仍旧势在必行。

在此次招股书中,嘉楠耘智将自己定性为一家聚焦AI芯片研发生产的“半导体公司”和“领先的超级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简单又敏感的“矿机厂商”。而此前,比特大陆等矿机厂商也曾在招股书中披露转型AI芯片的战略方向。

从市场环境看,随着AI开始从“云端”走向“终端”,行业内确实对ASIC芯片(为AI特定场景定制的芯片)的需求大增。根据市场调查机构Ovum预估,2018~2025年,ASIC的市占率将从11%大幅增加至48%。

根据招股书,嘉楠耘智未来的增长策略将集中于6个方向:加强在超级计算解决方案中的领导地位、继续投资高效能IC设计、推出新的AI产品、增强AI平台业务模型(计划创建AI SaaS平台)、加强供应链管理、继续扩大海外业务。

不过,嘉楠耘智方面认为这并非强行跨界。孔剑平对记者表示,一台矿机70%~80%的成本来自于芯片,布局AI是芯片设计能力的复用而非生硬转型。这中间有一个集合点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领域是有相似性和可借鉴能力的。此外,与友商偏重云端的技术路径不同,嘉楠耘智更偏重边缘计算。

不过,有行业人士认为,从矿机芯片到AI芯片,尽管从设计基础方面来看会有一些相似点,但发展到投入市场阶段时,想要找到愿意使用的客户并不容易。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这些AI芯片技术路径各有逻辑,需要打造一个适用性的生态体系,否则很难有用户愿意选择。

记者注意到,嘉楠耘智创始人张楠赓曾在公开报道中提及,AI芯片的导入期就特别长,两三年也正常。不过,他在今年5月时曾称,要用3年时间实现矿机和AI业务收入1∶1,2019年公司的AI业务收入预计达数千万元级别。

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可能并不容易。招股书数据显示,目前公司共拥有127名技术研发人员,其中,高效能技术团队(即挖矿业务)61人,AI团队50人。2018年9月,嘉楠耘智发布旗下首款AI芯片产品勘智Kendryte K210。2018年,公司AI业务收入27.5万元;2019年上半年上涨到46.8万元,仅占总营收的0.2%。

“相比一年前,资本市场的核心顾虑其实并没有完全消除,只不过目前处于周期的不同阶段,市场预期有所改变,新业务暂时并不构成上市的主要卖点。”徐英凯表示。

在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烽看来,矿机厂商的核心故事逻辑还是基于POW机制下挖矿这一刚需业态,目前国内对区块链行业定位重新审视,政策风险在变小。至于AI,短时期内都很难看到实际效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高层定调,强化技术落地与产业应用仍是区块链领域最明确的鼓励方向,而矿机类厂商在此方面突破不多。孔剑平也承认,应用层面目前还不是业务重点。

记者注意到,金固股份(7.390,0.10,1.37%)(002488.SZ)10月28日发布公告披露计划与嘉楠耘智成立合资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及维修保养记录的追本溯源,但相关技术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成为嘉楠耘智相关技术可能切入实体产业的唯一信号。不过该领域需要面对上链真实性和规模盈利等问题。

“区块链会带来三个东西,一个是货币战争,一个是算力战争,一个是可行性应用。我们公司既没有直接参与货币战争,也没有去做可行性应用,更多的是在算力做底层研发。比特币价格波动对我们肯定会有影响,但后面的影响预计会越来越小。”孔剑平表示。

关键词: 嘉楠耘智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