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通用电气坠落的背后:盛也韦尔奇 衰也韦尔奇

2020-03-04 10:37:55来源:成都商报  

CNBC报道,美国当地时间3月2日,通用电气(GE.US,以下简称“GE”)前CEO、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去世,享年84岁。

毫无疑问,GE是一家伟大的公司,韦尔奇也是一名伟大的职业经理人——

执掌GE的20年间,GE的市值一度由120亿美元飙升至5800亿美元,成为全球盈利能力第一的上市公司。而韦尔奇也被柳传志、张瑞敏等多位中国著名企业家奉为最受推崇的商界“明星”。

在位期间,韦尔奇不仅收获了“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等外号。且迄今为止,有太多国内外的职场管理方法论都来自于韦尔奇。

不过,韦尔奇退休后,GE却一路衰落。时至今日,也有不少评论者和学者认为,神坛之上的韦尔奇在位时,就已经为通用今天走入衰落埋下了伏笔。

逝者已矣,但对这位商界传奇的讨论,还在继续。

GE的“起”和“落”

1981年,45岁的韦尔奇成为GE的掌舵人。

彼时,GE已经有117年的历史,且照明、发动机和电力等多个事业部都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韦尔奇担任CEO后,GE的业绩数字更是连续增长。资料显示,在韦尔奇掌舵期间,从1989年底至2001年第3季度的48个季报中,有46个季度的业绩达到和超过分析师预期。也就是说,96%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GE的市值也从120亿美元增至5000亿美元以上,于1999年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并因此连续3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评选中名列榜首。

至今为止,GE仍然有12个事业部在各自的市场上数一数二。如果单独排名,GE有9个事业部能入选《财富》500强。

2001年,韦尔奇退休。

彼时的继任者杰弗里·伊梅尔特由韦尔奇耗时9年亲自挑选。到2017年,伊梅尔特卸任。如今的CEO约翰·弗兰纳接棒时,GE的情况早已不如当日。

2017年,GE股价暴跌45%,2017年第四季度,GE更是巨亏100亿美元。随后的几年,GE股价继续下跌,截至美东时间3月2日收盘,报11.21美元/股,较2017年1月下跌50%。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如今,GE的市值仅为980亿美元,不足巅峰时期的16%。

 图据choice

图据choice

2018年6月19日下午,标普道琼斯指数发布消息,GE被剔除出道琼斯工业指数。

短短十几年,GE从传奇企业沦落到危机丛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实践教授龚焱看来,与其说问题在于韦尔奇的继任者伊梅尔特,不如说这与韦尔奇本人更有直接的关系。

“股东价值”的“兴”和“衰”

“韦尔奇的做法可归结为两点: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只做行业第一或第二。在我看来,这两条为GE今天的衰落埋下了祸根。”[1]

红星新闻梳理,执掌GE的早期,韦尔奇就提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念,也就是将股东的利益置于员工和用户的利益之上。由于GE股票在当时资本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渐渐成为一个“天经地义”的宗旨,在当时美国商业界形成共识,然后传到了欧洲、日本,最后来到了中国。

“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就是追求高财务回报。”龚焱说。在追求高财务回报的背景下,GE只进入能做到头部企业的领域,而一些表现不佳或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则剥离或售卖出去。

韦尔奇担任CEO期间,的确依靠这一理念得到了良好的财务回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股东利益”有了新的想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诸多公司开始反省,股东利益最大化或许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长远的发展。尤其是当管理层把股东回报作为首要的经营目标时,公司往往会重视短期战略,而不是长期战略。

2009年,韦尔奇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他做出一个声明:“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世界上最愚蠢的观点。”

到了2019年,摒弃“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观点也成为美国主流商界的共同认知。当地时间2019年8月19日,包括贝佐斯、库克等在内的181家美国顶级公司CEO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商业组织 “商业圆桌会议”上联合声明: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一个美好的社会比股东利益更重要。

“产融双驱动”的“乐”和“忧”

对于韦尔奇来说,是如何实施“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战略的?

直接来说,他带领的GE选择只进入“能做到行业第一或第二”的领域。围绕这一方针,韦尔奇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大量裁员、剥离资产和并购。

由于这两项举措,刚担任CEO不久,韦尔奇就收获了“中子杰克”的绰号。

“1982年年中的时候,《新闻周刊》成了第一个公开使用‘中子弹杰克’这个绰号的出版物,暗讽我是个一边解雇员工一边盖宾馆大楼的家伙。我讨厌这个称呼,它有点伤人。”[2]在2004年出版的自传中,韦尔奇自述。

根据自传,韦尔奇刚上任时,他认为GE组织结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因此它开始着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裁撤冗员。一组数字是,从1980年至1985年底,上任的5年间,他就把GE员工人数从41.1万人大幅缩减至29.9万人,约1/4的人离开GE。这也成为了韦尔奇最受争议的一项改革。

有人认为韦尔奇大规模裁员过于残酷无情,还有人则称赞他的管理方式,认为GE正因如此才走上了此后的辉煌道路。对此,韦尔奇并不认为自己冷酷无情:“我们不是抛弃员工,我们是抛弃了那些业务岗位,因此岗位上的员工只能走开。”[3]

比起“中子杰克”,韦尔奇更喜欢的绰号是“美国最强硬老板”[4]。于此同时,他开始“强硬”抛售和并购。

龚炎认为,除了自然增长,也正是大笔并购让GE的股价得以上涨。“并购、拉高市值、再并购,使得这家公司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依赖收购的公司,而不是靠自然增长的公司。”[5]

市值大幅上涨,但在韦尔奇卸任时,很多新兴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业务却已经被过滤了。彼时,与其说GE是一家“工业公司”,不如说是一家金融公司。资料显示,来自金融板块的利润超过了总利润的50%[6]。

这也直接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GE遭受重创,彼时很多金融公司都应声倒闭,GE也变卖大量资产,并险些使GE其余部分业务也随之破产,股价一度跌至5美元。

挑选继承人的“成”和“败”

“寻找接班人”也被认为是韦尔奇最令人诟病的一项工作。

实际上,伊梅尔特是韦尔奇花了9年时间挑选的继任者。在1991年谈论公司继承人规划时,他说道:“从现在起,选择继承人是我要做的最重要决定,这件事几乎每天都要花费我相当多的心思。”此时距离他退休还有9年时间[7]。

从股价、业绩等数字来看,GE的下坡路的确是伊梅尔特上任后开始的。龚焱评价,伊梅尔特甚至是GE史上“运气最差的职业经理人”[8]。

任职16年间,伊梅尔特的成绩究竟能否及格?让伊梅尔特成为接班人又是否是韦尔奇做得最差的一项工作?

在接受GE后,伊梅尔特就开始对GE进行“去金融化”发展。伊梅尔特曾对董事会成员提出,他认为GE就该好好搞工业,而不是变成一个“财团”,他曾明确表态“GE真正的力量在于它的工业工程,而不是金融工程”。

离任时,GE的市值跌回900亿美元,有说法称,正是这些高利润业务直接造成了GE的衰落。但龚焱认为,也正是伊梅尔特的改革,使得GE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逃过一劫:“如果没有伊梅尔特的诸多变革举措,GE或许会衰落得更快。”[9]

而另一方面,伊梅尔特的两次关键性并购,也备受诟病。

2015年,GE斥巨资收购阿尔斯通的能源业务。《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显示,在过去超过10年时间里,GE花了超过140亿美元来收购传统能源类公司,而这些并购所依据的都是高于今天实际油价的错误能源价格预估值。与此同时,全球各国开始快速转向清洁能源。

2017年,他又做了一次关键性的并购,并购的是全球最大油气服务公司之一BAKER HUGHES。但在并购不到一年,GE便开始寻求买家,想把这个资产进行抛售。

关键词: 韦尔奇 通用电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