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是上海楼市传统的“小阳春”,今年却因为疫情而放缓了脚步。2月份,售楼处和中介门店一度停摆,房企们纷纷调整了月度销售预期。多家房产销售平台显示,3月份全市推新的楼盘只有8个,还不足去年同期的四成。
疫情对楼市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供给逐步放开
先看供给端。上海2月份出现了新增“零”供应的罕见现象,从1月13日起,连续7周都没有新盘上市。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楼市正恢复生机活力,利好消息也相继传出。
已经开盘的项目恢复供应。目前,上海大多数售楼处已经重新开放。其中不乏明星项目“融创外滩壹号院”“锦绣里”“天空之城”等等。考虑到疫情还没结束,大部分售楼处采取了限流措施。“我们会严格限制进场人数,要看房的客户必须提前预约。”闵行“万源城御璄”售楼处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
新增供应也进入正常轨道。除了8个确定入市的楼盘,预售证发放也在恢复。2月28日,董家渡项目“绿地外滩中心”住宅部分,拿到了预售证,入市指日可待。这是上海楼盘在鼠年拿到的第一张预售证,首批预计供应200多套房源。
不过,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考虑到疫情影响还在,预售证发放的数量有限,速度也会比较慢。
需求恢复缓慢
市场需求如何?受到春节影响,2月份一贯是楼市淡季,今年叠加疫情因素,需求大幅下滑。上海链家、上海中原监控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成交的新建商品房只有940套,同比下降了64%。
不过,被抑制的需求并没有消失。“从2月末成交情况来看,今年楼市最低迷的时候已经过去,修复迹象开始显现。”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资深分析师杨雨蕾说。在2月份的最后一周,新房成交量比前一周翻了一倍不止。
尽管如此,2月份最后一周的成交量也只有578套,不足平时的三分之一。显然,大部分意向人群,还没有表现出迫切的购房需求。
“房子毕竟是大宗交易,最终交易都要靠线下完成。出于对疫情的担心,消费者虽然有置业欲望,但线下去看房和选房并不多。”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说,“今年的‘小阳春’大概率不会出现,预计楼市最快会在4月底恢复正常水平,也有可能要到5至6月份,要给市场时间。”
对消费者来说,今年的房会更“好买”吗?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电视电话会。会议也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可见,“房住不炒”的基调没有变。目前来看,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端,特别是在融资层面予以支持。上海也在土地出让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延期缴付或分期缴付。